聊模型塗裝,其實是在聊「有門檻的娛樂」。拆開來說,「塗裝」的「裝」是前提,但其門檻相對較低。你買了模型,哪怕是白模,只要組裝好擺在那裡,也具備觀賞價值,是可以當無色雕像看,或當棋子上桌的。而之後為了「塗」,買工具和顏料要花不少錢。但作為消費者,如果不學習和實踐相關技術,完全無法發揮其應有的價值,商家也無法保證最終效果層面的標準化體驗。
不知大家在生活中有沒有學過繪畫、器樂,或者就拿電影《進擊的鼓手》說吧。教的部分幾句話就說完了,演示、觀摩也很簡單,而老師存在的意義主要是「校正」。通過看你練習的過程,告訴你哪裡錯了,或者過火了、還不夠、可以了,很出色。但現實中,很難有這樣的老師手把手指導我們給模型上色。比如塗色之前,要把顏料和勻,不稀不稠,但這個尺度看影片恐怕也無法完全理解。這就需要玩家不斷嘗試,在實踐中體會,不斷嘗試複製偶然出現的理想效果,並把這種狀態把控住,技術流程化。面對未知的重山峻岭,新人不但是勇往直前的學徒,也是查自己「作業」的「嚴師」,不斷用更高的標準審視自己。
在邏輯上,如果不買工具和顏料,我們無法真正開始塗色的實踐;但沒有實踐,新人又可能不知道買什麼適合自己。我是希望有興致的朋友靠自身的生猛,大膽試錯,打破這一循環。因為別人總結出來的好壞對錯,是基於那個人的感受和需要,未必是你想要的。但現在畢竟是寫攻略,我直接扶車,模擬一下這個過程:
又是風和日麗的一天,小雲放學回到家,寫完作業後發現爸爸給她買了新的玩具。
這是什麼?一個白色的軟膠小恐龍,一些畫畫用的丙烯顏料,一支平頭的小刷子,一支尖頭的面相筆,調測盤、涮筆的缸子、擦水的無紡布。
小雲發現這些顏料很難附著在模型上,濕濕地很不容易干,而且一碰就會掉漆。塗了一個顏色,要等第二天才能在上面塗另一種顏色。
經過了幾天的「戰鬥」,「丙烯顏料直塗」差不多就是這個樣子。
於是第一個問題就來了,畫畫用的丙烯顏料和很多塗裝影片介紹的水性漆(比如AV漆)究竟有什麼區別?通過和deepseek的交流,結論如下:
AV漆(通常指Vallejo公司生產的模型漆)本質上屬於丙烯酸樹脂基塗料,因此可以歸類為丙烯顏料的一種。不過,它與傳統藝術用的丙烯顏料在配方和使用場景上有顯著區別:
1. 成分與特性
AV漆:專為模型(如軍事模型、手辦、微縮場景)設計,採用水性丙烯酸樹脂為基礎,但添加了更細膩的顏料顆粒、增強附著力的成分以及流動性調節劑,使其更適合小面積精細塗裝。
普通丙烯顏料:通常用於美術創作,顏料顆粒較粗,黏稠度更高,適合大面積塗抹或厚塗技法,但直接用於模型可能附著力不足。
AV漆:針對模型表面的塑料、樹脂或金屬材質優化,乾燥後附著力強,耐刮擦,且色彩飽和度經過專門調校(如軍事色、科幻色系)。
普通丙烯顏料:更適合畫布、紙張、牆體等,直接用於模型可能需要額外處理(如底漆或添加劑)。
AV漆:可與模型專用稀釋劑(如Vallejo Thinner)、緩干劑等搭配使用,適合噴筆或極細筆刷;與模型保護漆(光油/消光)兼容性好。
普通丙烯顏料:若用於模型,需添加緩干劑或流動促進劑,且可能堵塞噴筆。
小雲明白了,給模型上色不同於紙上作畫,需要考慮附著力的問題。於是她去和爸爸商量買專用的水性模型漆的話題。爸爸告訴她,除了顏料的選擇,還有一些手段能增加附著力。看模型材質,有人會拿600到1000目的砂紙打磨模型表面,讓其粗糙。也可以噴水補土打底。
上圖左側是1500的郡士黑色水補土噴罐,給模型增加附著力的,上色之前噴;右側是水性消光噴 罐,無色,能起到消光和保護漆面的作用。 關於水補土和保護漆的使用,網上很多人做了專門的影片,有需要的可以自己搜。
拿易拉罐試一試
調色盤換成了濕盤,其它沒變。
附著力明顯好了很多
當然,如果想在模型塗裝上走下去,專用的漆還是要買的。目前國內國外有不少品牌,價格有高有低,顏色種類也有多有少。老品牌各有自己的長處和擁躉。新品牌吧,夸的有可能是收到了試用品順嘴做個人情,罵的也能是自己沒用好怪東西不行。總之,生猛一點自己試吧。
小雲這次的嘗試結束了,太多的東西等著日後慢慢嘗試。但我們的攻略還要繼續。看上面這個盾,金色的部分凹凸明顯、雕花盡顯,可以採用傳統方式,金色全覆蓋,棕色洗漆洗一遍,掃銀色高光,簡單處理就有效果。但藍色的部分幾乎就是個大平面,就需要用到深淺不同的藍色來呈現。
如圖,即使是微妙的明度變化,最淺和最深的顏色也是差距明顯的,需要薄塗中間色實現過渡。
因為丙烯類顏料幹了就沒法用,而一些朋友可能會跨天塗一個模型,調好的顏料怎麼保存就是個問題。現在不少人都在用濕盤。我也買了一個試試。具體是什麽、咋用可以搜影片。
有些人不贊成不同品牌的漆混用,我倒是沒覺得問題太大。
混合一下,調出中間色,用筆按需取用
如AV漆這種瓶子的,可以瓶口略向下放置,不容易在底部積漆,看底部顏色取漆
出品戰錘棋子模型的GW目前的官方用漆,不包含對比漆,目前是8類。是搭配其塗裝方法使用的。最基礎的就是主色 洗漆 掃高光的流程。但遇到大平面有時候效果不理想,可以在搜「鄧肯」的戰錘塗裝影片,學習薄塗。
下圖右側是各顏色這兩種畫法的用漆表,主色都一樣,但 薄塗需要更多的中間色過渡。
這些年針對快速成軍的訴求,很多模型漆品牌又推出了對比漆。下圖左側的效果,就是白色打底,用對比漆塗出來的。
感興趣朋友的可以問AI: 學習模型塗裝的零基礎新人適合對比漆嗎。我就不複製過來了。相關的影片資料也比較多。因為這種漆最大的優勢就是 「一步完成底色 陰影」,省去了傳統塗裝中「底色→洗漆→高光」的多層步驟,快速出效果。同時也就是適用性窄,而且效果上限不高。加之也不便宜,所以想好了再決定買不買吧。
筆的話,至少需要面相筆和平筆,各中奧妙用了才知道是吧。建議二三十元以內的筆,可以多嘗試。
每種漆搭配什麼稀釋劑、洗筆液,滲線液和洗漆什麼關係,馬克筆、水貼又怎麼用……只要有明確的問題就可以問AI或者搜影片。
上述各種東西就不具體推薦品牌了,因人而異。比如你要用GW的方法塗GW的棋子,買GW的顏料也很順。但要是想省點錢,或者用別的方法塗別的模型,選擇其實很多。
當一個新人真正體會到手裡的工具和顏料,有什麼局限性的時候,說明你已經成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