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這篇,算是「系列終章」了。總結一下,「模玩塗裝」既可以被看做是單獨的興趣愛好和藝術實踐,又可以是模玩愛好者的一種拓展性「玩法」。而要想玩得更好,既需要技術,又需要想法。不同於景觀化消費那種「坐享其成」的被動式享受,也沒有包學包會的保姆級成套路的學、練、考套餐。模玩塗裝更需要我們自己去查資料找影片,不斷探索、反覆試錯。
在《哪吒2》里,怎麼分是仙還是妖,看編制。在現實中,怎麼分「玩」和「學」,看功利性,看是不是對升學、找工作、賺錢有直接幫助。如果問,學校里考的那些就是最有用的嗎?有人會回答你,如果一些知識和技能可以用來應試,這本身就是很大的價值。於是會有一些家長,因為知道學校會把 《哪吒2》里的內容當作上課和考試的素材,而帶孩子去有目的性地去電影院「學習」。但「有用」「沒有」,誰說了才算?
有的孩子,為了迎合甚至是被強迫地,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學習父母、老師希望ta學的東西,甚至由別人規劃好了路徑,決定好了目標。拿起手機玩個遊戲,又被一些預先設計好的任務系統和獎懲機制,安排地明明白白。
越是多元化的社會,找到自己,認識自己,做自己才更為重要。《黑神話:悟空》之所以是一款好遊戲,不僅在於它帶給了玩家高品質的視聽享受。而是通過沉浸式的劇情,讓每個深陷其中的玩家,機緣天成地獲得屬於自己的不一樣的思考和人生感悟。「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作為 系列攻略的終章,我們依然是重想法,輕做法。
故事裡的我,已經走過了前幾篇的路,能用一些快速上手的技術給玩具上色了。學技術是為了更好的玩。不知其它玩動物模型的朋友,有沒有湊一家或湊一群的需求,這個純靠買買買有時候不太好實現。尤其是一些小眾的動物品類,品牌方能給你出個單品就不錯了。我一直以來希望能用動物模型,在家裡重現蜥腳類恐龍群一路吃吃喝喝行走於大地之上的場景,現在可以一試了。
首先收集一些腕龍的模型,然後把它們塗成同樣的顏色。
顏色差異真的很大,不要緊,塗完就一樣了。
先看田宮這盒,1/35腕龍,定價3000日元,應該是上個世紀的老模了
這個本身就是白模,默認玩家是要自己上色的
另一個是PAPO的腕龍,同樣是1/35比例,實心的,有點沉。因為本文的圖片素材都是5年前準備的,模型都有點老,如果放在現在看,又多了不少選擇。
開始一個一個「走流程」
噴黑,上一邊深灰作為主色
腹部從棕到黃到奶白色
五隻龍都照方抓藥
田宮這隻最大,但因為是空心的,其實不沉
皮膚紋理的呈現非常好
再看下面PAPO這款,感覺骨骼肌肉更加凹凸有致
因為模型本身就不小,凹凸間自然會有明暗對比,上色後更加明顯。如果不喜歡這種高對比度的效果,也可以不作高光,一個顏色平塗
下面重點來了,做沙盤
底座是一塊畫板,上面用泡沫材料做地形。 泡沫材料的優點是好找材料,好切割,植物可以直接插。但缺點是太脆融了,容易壞。所以大家看一般的情景沙盤製作影片,都會用一些更硬質的材料。
刷一些地形泥,因為後面要整體上色的,所以顏色無所謂
幹了以後噴底漆。因為塑料植物直接買的話,材料、顏色也都不一樣,所以也要統一上色。
還用用塗恐龍的那一套方法,只是筆要大一些
上一些草粉
做「水」的環節,門道比較多,我們這個新手攻略就不展開說了
AB假水,一定要攪拌均勻,不然很不好固化
假水幹了以後是平的,還要另做「水流」
全乾的以後,就可以放恐龍上去吃喝了
不難看出,同一套上色方式,不僅讓不同品牌的腕龍「親如一家」,和場景也是「系出同源」。小時候,我們在雨後的土地上「移山填海」,用小石子「點兵點將」。思緒流轉,便是王朝興衰,滄海桑田。我想,作為中華之祖的女媧娘娘怕不也是個模玩玩家吧,而我們正是這樣故事的傳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