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麥當勞推出的一款以經典產品為靈感的創意字體——「薯條體」登上微博熱門。這款由麥當勞聯合台灣字體設計團隊justfont打造的免費商用字體,憑藉其獨特的設計風格引發網友熱議,部分用戶直呼「萌趣可愛」,也有人調侃其「番茄醬配色像血跡,萬聖節氛圍拉滿」。

「薯條體」以麥當勞標誌性產品——金黃薯條和紅色番茄醬為核心元素,將26個英文字母、數字及標點符號轉化為「可食用」的視覺符號。字母主體採用薯條的彎曲形狀,筆畫開端與末端點綴番茄醬的紅色斑塊,部分字符甚至模擬了薯條蘸醬的斜切效果。例如,字母「I」被設計成一根細長的薯條,頂端沾有番茄醬;標點符號則完全以番茄醬的紅色呈現,仿佛剛從餐盤中滴落。

設計團隊透露,字體採用矢量圖形技術,支持無限縮放而不失真,兼容Illustrator、Photoshop等主流設計軟體及Chrome、Safari等瀏覽器。麥當勞官方強調,該字體旨在通過「食物符號化」傳遞品牌趣味,並降低設計師的創作門檻——用戶可免費下載商用,僅需標註「#麥當勞薯條體」即可。

儘管「薯條體」的創意獲得部分用戶認可,但其視覺效果也引發爭議。部分網友認為,字體風格活潑,尤其適合食品包裝、兒童節或萬聖節主題營銷。
但也有網友指出,番茄醬的紅色在特定背景下易引發負面聯想。有用戶曬出黑色背景下的字體效果,調侃「紅色斑塊像血跡,搭配纖細的薯條線條,詭異感拉滿」。

這種爭議恰恰印證了麥當勞的品牌策略。近年來,麥當勞通過「去快樂化」門店改造、極簡風格包裝等舉措吸引成年消費者,但「薯條體」的推出被視為重塑品牌趣味性的嘗試。設計專家分析,字體通過「產品符號化」喚起消費者對經典產品的記憶,同時以免費商用政策鼓勵用戶生成內容(UGC),強化「麥門」文化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