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 FE 400-800mm F6.3-8 G OSS發布以來,憑藉超長焦變焦、價位合理等特性吸引了關注,但有關其應用表現的具體的中文報道不多。近日,日本攝影作者高橋學對這款鏡頭進行了評測。以下是全文翻譯:

索尼FE 400-800mm F6.3-8 G OSS是E卡口全畫幅鏡頭系列首款覆蓋800mm焦距的變焦鏡頭,具備內變焦結構、全時DMF(直接手動對焦)和增距鏡兼容等特性。我們實際測試了這款鏡頭在野鳥等戶外運動攝影中的表現。
手持拍攝
首先來看鏡頭外觀。全長346mm,重量2475克,濾鏡口徑105mm。基於尺寸和實際持握感受,我們決定全程採用手持拍攝。


操作按鈕自上而下依次為:
- 對焦模式開關
- 全時DMF開關
- 對焦範圍限制器
- 防抖開關
- 防抖模式開關

採用不可拆卸的三腳架環,前部為粗螺絲孔,後部為細螺絲孔。

還附贈了便於肩扛攜帶的鏡頭背帶。

優異操作性與穩定高畫質
正值春季鳥鳴時節,我們將這款鏡頭安裝在α9III上進行拍攝。
基礎相機設置:
- AF-C(連續自動對焦)
- 對焦區域"擴展自由點"
- 被攝體識別AF設為"鳥類"
- 驅動模式[120張/秒]
- 預拍攝(0.5秒)
其他設置根據實際情況調整。
首先發現停留在櫻花樹上的白頭鵯。若一開始就用800mm視角可能難以找到目標,因此先以400mm端定位被攝體,再根據需要變焦拍攝。
能快速對焦目標要歸功於內變焦結構——轉動變焦環時鏡頭長度和重心都不會改變。而且從400mm到800mm的變焦旋轉角度較小,可流暢調整視角。





800mm端的背景虛化效果出色,白頭鵯的羽毛細節清晰可辨。

另一棵櫻花樹上有隻繡眼鳥。這種黃綠色的小鳥體型如麻雀般大小且動作敏捷。得益於鏡頭的手持操作性,能輕鬆追蹤它的動作。


增距鏡兼容性
該鏡頭可使用另售的原廠增距鏡:
- 1.4倍"SEL14TC":560-1120mm F9-11
- 2倍"SEL20TC":800-1600mm F11-F16
兩者都支持AF/AE追蹤高速連拍。通過增距鏡可在不驚擾小鳥的遠距離進行拍攝。


雖然設置了鳥類識別AF,但當鳥類與背景融為一體或有樹枝遮擋時,AF仍可能失焦。這時"全時DMF"功能就非常實用——當AF無法對準目標時,只需轉動對焦環即可立即切換至手動對焦。這在AF誤對背景或需要精確控制焦點時特別方便。


用1600mm焦距特寫眼前的鶇鳥。即使使用2倍增距鏡也能保持銳利畫質。

正在準備北歸的天鵝。選擇波光粼粼的背景追蹤天鵝的動作,成功捕捉到它展開白羽的優美姿態。圓形光圈的設計讓背景虛化自然柔美。

還拍攝到飛翔中的針尾鴨。將對焦交給連續AF 鳥類識別AF,只需專注於在取景器中構圖並按下快門。

記錄赤頸鴨鳴叫的瞬間。最近對焦距離在400mm端為1.7米,800mm端為3.5米,近攝能力出眾。能從容應對突發的特寫拍攝需求。

客機與鐵路拍攝實例
用800mm焦距捕捉起飛中的客機。將被攝體識別AF設為"飛機",從800mm端開始,隨著飛機接近逐步變焦並連續拍攝。得益於內變焦設計,變焦過程中也能保持穩定構圖不脫焦。

拍攝通過多摩川橋樑的新幹線。使用適合追焦拍攝的防抖"MODE2"模式,在穩定取景的同時流暢完成拍攝。

總結
全程手持拍攝的可行性源於內變焦結構帶來的優異平衡性——變焦時全長不變。理想的變焦速度和穩定性讓我們能精準捕捉目標,隨時應對快門時機。
在800mm焦距時,最大光圈F8相對較暗。但使用α9 III時,即便將感光度提升至ISO 3200仍能保持良好畫質,足以使用凝固鳥類動作的高速快門。
與約120張/秒的α9 III搭配,堪稱遠距離拍攝野鳥的終極組合。當然,除了野鳥,這套系統也完全適用於飛機和鐵路攝影。這是一款為動態攝影拓展新可能性的超遠攝變焦鏡頭。
關於作者
高橋學,1975年生於福島縣福島市。受任職報社攝影記者的父親影響,自幼喜愛相機,常與父親一起拍攝鐵路等題材。高中畢業後進入東京視覺藝術專門學校攝影系專攻體育攝影。1996年起就職於Japan Sports有限公司擔任體育攝影師,積累經驗後成為自由職業者。現主要參與花樣滑冰、室內足球、足球、田徑等各類體育賽事報道工作。同時持續拍攝自幼鍾愛的鐵路和飛機等題材。日本體育記者協會、國際體育記者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