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中地 - 每日更新
宅中地 - 每日更新

贊助商廣告

X

以松下G97為例,為什麼還有人選擇M43系統?

2025年01月06日 首頁 » 攝影手札

2024年入門微單市場 格外的火熱,不少二手老機器都因為新機身的供不應求而漲價。在這種大背景之下,供貨量充足的入門M43機身顯得「格格不入」,成為了目前的性價比之選。最近除了松下LUMIX ZS99外,我們還收到了LUMIX G97,從這台相機展開聊聊在這個時間點上,為什麼還會有人選擇M43系統。

以松下G97為例,為什麼還有人選擇M43系統?

防抖效果好

如果說在目前這個時間節點上買M43機身,那麼最大的兩個理由其中一個就是機身防抖了。與APS-C畫幅入門微單相比,M43系統的機身防抖普及率要高一個數量級,無論是目前已經斷貨的松下GX9還是這次新發布的G97都配備了支持協同防抖的機身防抖功能。

以松下G97為例,為什麼還有人選擇M43系統?

等效90mm  手持1/10s

這意味著,如果你買APS-C畫幅微單,那麼大概率就是「天黑就回家」;如果你買了M43畫幅微單,你可以依靠機身五軸防抖硬吃一部分的暗光拍攝。尤其是使用定焦的時候,大家都沒有了鏡頭防抖後,M43的優勢會進一步拉大。

以松下G97為例,為什麼還有人選擇M43系統?

手持1秒 「搖搖樂」

倘若增加預算提高到更高檔次比如松下LUMIX G9,那麼機身防抖還可以進一步提供高解析度拍攝模式,也就是俗稱的「搖搖樂」。在風光和靜物拍攝時可以得到8000萬像素的照片,細節表現力要遠好於目前的APS-C畫幅機身。

鏡頭群可選擇性充足

目前的M43系統鏡頭群既有遠超其他系統的長板,又有非常明顯的短板,屬於有需求的用戶非常喜歡,且性價比十足。

以松下G97為例,為什麼還有人選擇M43系統?

長板在於目前的M43鏡頭已經非常便宜,當年的牛頭現在都跌到了合理的售價,比如松下7-14/4這種M43系統頂級超廣二手也就1500上下。同時由於M43系統畫幅較小,長焦的焦段可以拉的很長,比如同樣等效600mm左右,松下100-300mm二手只要2500左右,而APS-C畫幅和全畫幅長焦在價格和體積重量雙重翻倍都不止。

以松下G97為例,為什麼還有人選擇M43系統?

等效焦距:250mm  光圈:F6.3  感光度:ISO640  快門速度:1/320s

以松下G97為例,為什麼還有人選擇M43系統?

放大100%截圖

優秀的防抖匹配上等效焦段領先且性價比十足的長焦,讓M43系統成為了低預算追星用戶的不二之選。從量大管飽的45-150mm,到大變焦14-140mm,再到進階長焦100-300mm,最後到100-400mm,都可以實現協同防抖,手持拍影片都能錄出可用的影片素材。

以松下G97為例,為什麼還有人選擇M43系統?

LR「鏡頭模糊」功能調整前後效果

但M43系統鏡頭群的短板也同樣非常明顯,首先同樣也是傳感器尺寸的限制導致人像定焦的虛化量和性價比都和具備大量國產定焦的APS-C畫幅系統沒得比。就我手上的奧林巴斯45/1.2Pro為例,它的虛化量、銳度、色散控制,已經連唯卓仕AF 56/1.7都打不過了。所以如果買相機就是為了拍妹子,M43系統目前處於比較尷尬的境地,而索尼、尼康、富士APS-C畫幅機身則依靠著大量國產定焦成為了目前的「版本答案」。

以松下G97為例,為什麼還有人選擇M43系統?

其次目前M43系統的鏡頭也很難看到更新的款式,松下目前還是優先發展L卡口系統,奧之心同樣也頗為無力,更別提優先考慮銷量的國產品牌了。所以玩M43系統鏡頭只能從存量中優中選優,未來前途渺茫。

畫質平權

同樣是買入門機,M43系統有著充分的「畫質平權」,入門機就擁有旗艦機類似的畫質表現。目前M43系統機身大多數只有三個像素數可選,1600萬、2000萬以及松下旗艦才有的2500萬像素。也就是說無論是LUMIX G100M2還是新發布的LUMIX G97,畫質都和上代旗艦LUMIX GH5/G9是一個水平的。

以松下G97為例,為什麼還有人選擇M43系統?

等效焦距:90mm  光圈:F1.2  感光度:ISO200  快門速度:1/8000s

作為預算只能夠買得起入門機身的用戶來說,是個非常利好的事情,因為大部分消費者都是「輕度需求」,而對焦/連拍/影片拍攝以及各種高階功能並非剛需。當然這是好聽的說法,對於高端機用戶並不算是非常公平,畢竟誰都不想自己花大價錢買的機器在畫質上只和入門機一個水平。好在目前松下也有了2500萬像素傳感器,並且還有手持「搖搖樂」功能,可以輸出1億像素圖像。

價格厚道且不缺貨

如果在功能上明顯偏科長焦和防抖並不能說服消費者的話,M43系統還有更有說服力的殺手鐧——性價比和不缺貨。同樣是5000元的機身預算,M43系統已經可以買到進階機型甚至老款旗艦,而APS-C畫幅連入門級別都難買到(不僅僅是價格)。超廣角變焦1000-1500就可以輕鬆拿下,入門定焦800-1500都有的選擇就是虛化量略有不足,長焦更是M43的基本盤。

以松下G97為例,為什麼還有人選擇M43系統?

也就是說,只要1萬以內的預算,用戶可以買到一台進階級/老款旗艦機身,焦段可以從等效14mm一直選到600mm,以後大概率機身也不需要升級(因為上限有限),這就是性價比的體現。當然缺點也比較明顯,那就是鏡頭需要淘二手,對於純新手略微有點不友好,但看在性價比的面子上好像也能忍。

綜合來講,像松下LUMIX G97這樣的帶防抖M43機身在這個時代依然是對新手非常友好的產品。我最近用下來唯一遺憾的就是沒有把LUMIX LAB的濾鏡下放到入門級別機身上,如果能夠下放的話,它或許能夠成為2025年入門級的爆款產品。

宅中地 - Facebook 分享 宅中地 - Twitter 分享 宅中地 - Whatsapp 分享 宅中地 - Line 分享
相關內容
Copyright ©2025 | 服務條款 | DMCA | 聯絡我們
宅中地 - 每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