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機械硬盤似乎已經成為了小透明,在SSD面前抬不起頭來,畢竟從性能上來說,SSD遠超傳統的機械硬盤,更不用說前者還在不斷地進步,速度已經來到了10GB/s的水平。當然機械硬盤還有個巨大的優勢是目前SSD暫時無法達到的,那就是提供龐大的容量。儘管1TB或者2TB SSD的價格已經十分平民,但是超大容量的SSD在售價上還是很昂貴。因此有部分數據存儲要求的發燒友還是會選擇機械硬盤作為冷數據的存儲。
作為機械硬盤行業的翹楚,希捷就已經推出了最大容量為36TB的硬盤,是目前市場上容量最大的產品,不過隨著技術的進步以及AI行業對於存儲需求的快速提升,超大容量的機械硬盤已經逐漸成為了這些巨頭們的香餑餑,例如存儲海量的訓練數據,因此希捷認為未來超大容量的機械硬盤大有可為。希捷的高管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該公司計劃在2030年之前推出一款容量大約為100TB的硬盤,差不多是今年推出的36TB容量的硬盤的三倍,自然能夠滿足廠商對於AI數據存儲的龐大需求。
希捷研發如此容量的機械硬盤也是有底氣在,根據最新的預測,包括微軟、谷歌以及OpenAI等AI巨頭希望未來能夠投入大約800億美元在數據中心的建設上,顯然對於希捷這樣的存儲巨頭來說是一個利好。當然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一塊2TB或者4TB容量的機械硬盤已經完全足夠數據的存儲,像這種超大容量的機械硬盤,基本上就沒什麽用,買來大概率也是吃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