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中地 - 每日更新
宅中地 - 每日更新

贊助商廣告

X

與蔡司面對面!回歸!「退出民用市場」 傳言不攻自破!

2025年03月03日 首頁 » 攝影手札

此外,外媒曾有消息,蔡司會退出民用市場,而蔡司也真的沉寂了一段時間,在這期間引起了不少的猜測,近日,蔡司攜微單新品 ZEISS Otus ML 系列鏡頭回歸,也打破傳言,我們也受邀參加了發布會以及之後的專訪,就大家關心的問題,與蔡司進行了交流,下面把專訪摘要整理給大家,看看有沒有大家關心的內容?

蔡司相機鏡頭產品經理Petra Visuri、Elliot Shih和蔡司光子學與光學事業部大中華區負責人兼蔡司北亞區鏡頭與自然觀察業務負責人駱安先生回答了媒體們的提問。

與蔡司面對面!回歸!「退出民用市場」 傳言不攻自破!

問題:你好,之前的Otus有非常好的影片解析力,拍影片的時候它解析力能達到8k,請問新的鏡頭是否繼承了這個特點?對影片的拍攝還有什麼優化?

Petra:是的,首先這個答案是肯定的。以下是一些改善。第一,它具備8K及以上解析度,ZEISS Otus ML 清晰度極高,精細細節的呈現令人嘆為觀止,並且提供電影感的畫面。二,我們提供的De-Click功能,無縫安靜的光圈調整,無論是靜態照片還是影片,都能實現平滑的焦點過渡。第三,搭配蔡司鏡頭齒輪,盡享電影級影片拍攝體驗。第四,超順暢手動對焦,大旋轉角度設計,實現受控的焦點轉換(焦點拉動)效果。

問題:第二個問題,除了卡口不同之外,幾年前發布的Otus和現在的產品在設計或者技術方面有什麼不同?或者有什麼進化?

Petra:首先,肯定是繼續延續了第一代Otus鏡頭系列出色的光學性能和精密的機械性能。第二,卡口的新設計就是為了實現減量化以及輕便感,這是我們最初開發Otus ML系列的考量。關於輕量化,重點也想強調一些參數,比如說50mm的蔡司 Otus ML 比上一款輕了350g,短了27mm, 直徑小了15mm。第三點,剛才提到,在攝影的過程中,希望給攝影師提供全面的掌控體驗,比如全金屬的對焦環以及更長的對焦行程。第四,正如剛才展示的,因為我們採用了10片光圈葉片設計,能夠使焦外成像的虛化更加完美。

第五點,我們提供了藍色的密封圈,從而能夠更好地保護鏡頭,不受塵埃或者惡劣環境的影響,這滿足了市場上未被滿足的需求。

與蔡司面對面!回歸!「退出民用市場」 傳言不攻自破!

與蔡司面對面!回歸!「退出民用市場」 傳言不攻自破!

問題: 我準備了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現在第三方平台,傳統日本的騰龍或者是適馬,以及中國的一些鏡頭品牌,無論是自動對焦還是手動對焦,它們的質素也不錯,而且價格基本上是低於同規格的原廠鏡頭。蔡司也沉靜了一段時間,當然它的質素特別好,但是從走量的角度來看的話,它確實是有一點逆流而上的感覺。請問,蔡司手動對焦鏡頭在性能以及價格上是如何考量的?

Petra:一方面,每一款鏡頭都有它的目標市場和最佳的適用場景,我們主要關注的是攝影師的自由掌控。從這個目標出發,加上精雕細琢地製造工藝,我們希望締造的是絕佳的攝影體驗,這是蔡司新推出這一產品的獨特視角,或者說,是我們獨特的看待攝影的方式。

另一個,在表現上,攝影界對蔡司鏡頭的深刻印象是眾所周知的。那麼,我們交付的新一代Otus ML系列,也延續了我們傳統鏡頭的高品質。並不是說我們選擇逆流而上,而是我們依然想要保留攝影的本真,以及帶有思考的攝影,和快拍快照之間形成的鮮明對比。

駱安:市面上也有一些愛好者問,說你們也是在日本生產,和其他的一些副牌的廠商到底有什麼區別?其實我們只是選擇在日本進行量產。本質上,Otus ML這一代的設計是在德國完成。因為蔡司集團有很多其他的事業部,像醫療、顯微鏡,其實我們會共用同樣的研發資源。其中很關鍵的是,我們有一個光學仿真軟體。我們為了處理雜散光,有很高級的光學仿真軟體可以模擬光路的各種情況,從而判斷設計應該如何調整,這靠人工或者經驗是無法完成的,只有靠電腦仿真才能夠計算出來。這是蔡司的核心技術,它在不同的事業部之間是可以共用的。這一次在設計Otus ML的過程中,其實有很多的仿真軟體,和仿真程序是在德國完成的。我相信,這也是很多其它廠商很難達到的。所以,大家都會宣稱,比如,我們鏡頭中有多少片非球面鏡片,或者有多少APO鏡片。但是,事實上來講,最終它是一個系統工程。最終,這些鏡片疊加在一起以後能夠產生的效果,我們是需要用很好的電腦仿真軟體進行模擬,確保達到我們的要求之後再到日本的精密生產線生產的。所以,蔡司是通過反反覆覆的打磨才能夠做出Otus ML。我相信,這是蔡司獨有的優勢。

與蔡司面對面!回歸!「退出民用市場」 傳言不攻自破!

問題:追問一下,您剛才聊的工業軟體,它是蔡司自己研發的?

駱安:是的,這是我們自己的。這是蔡司的核心技術。

問題:會對外有嗎?

駱安:沒有,這是蔡司的核心競爭力。我們的光路仿真,甚至於巨大的光刻機的鏡頭,還有我們的醫療手術顯微鏡上,在光路上來講,都會用同樣的軟體去進行模擬計算。

問題:這個名稱怎麼說?

駱安:這是一套仿真軟體,它不是一個產品,它是我們研發的一個步驟。

與蔡司面對面!回歸!「退出民用市場」 傳言不攻自破!

問題:好的。徠卡的自動化其實也很艱難,它是藉助日本的技術。尼康的無反也是可能象徵意義大於實際功效,後來也很早就停產了。內插口的那個。想問一下蔡司將來是否有計劃在這方面做攝影鏡頭自動化的推進?就是自動對焦鏡頭。

Petra:今天發布的系列是專注於回到攝影本身,手動對焦鏡頭的新系列。它可以帶給攝影師自由掌控,並帶來精湛的工藝。至於您說的自動對焦,它是有自身的目標市場和目標應用場景的。我們跟索尼也共同進行了針對這種市場的研發和產品。但是,至於將來是否會推出,我今天不予置評。今天,我們可能更專注於今天的話題。然後,說到手動對焦,今天發布的無反鏡頭,相比較於單反等等,並不是說速度變得更慢了,它其實是有自己的競爭力存在的。我稍稍微補充一下,在無反的情況下,其實手動對焦和自動對焦之間差距沒有像單反那麼大。另外我也是引用謝墨(蔡司全球影像大使)的一句話:「一個真正專業的攝影師,只有當他真正體驗了手動對焦的藝術之後,他本人的職業攝影生涯或者說體驗才算是完滿。」這是一種大膽的聲明,也是一個全新的邀請,邀請大家充分地探索手動對焦帶來的無限機遇。

與蔡司面對面!回歸!「退出民用市場」 傳言不攻自破!

問題:我這邊有兩個小問題。一是我個人特別關注,會不會未來有L口?

Petra:是的,如果是政治正確的話,我可能說不予置評。但是確實我們也在看各種各樣不同的機會、不同的選擇和不同的版本。不同相機的法蘭距不同,所以設計要求也不同。所以說,正是如此,我們此次並沒有設計針對於L卡口的法蘭距。而且,如果我們這次的鏡頭也可以適配L卡口,可能會犧牲我們的初衷,也就是輕便化和緊湊化,我們的主要目的就達不到了。但是話又說回來,一切皆有可能。

問題:另一個問題是,這次標頭是50mm,之前單反是55mm,什麼決定了這個差異?

Petra:對,因為50mm和55mm之間的光學設計差異在實踐上是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而50mm是更常見的一種標準焦距,我們就選擇了50mm。

與蔡司面對面!回歸!「退出民用市場」 傳言不攻自破!

問題:有四個問題。第一,這次推出的兩個產品,如果這是蔡司重返消費市場的一個實質性動作,那麼和索尼合作的ZA鏡頭還會更新嗎?

Petra:首先,我不覺得這是一種重返,因為我們從未離開這個市場。我們與索尼在鏡頭和移動成像領域的合作已經超過了25年,所以我們很自豪能夠和他們繼續保持這種合作關係。如果未來有新品的話,我們都會以新聞發布會或者稿件的形式來公布。

問題:第二,目前更多廠家選擇採用機內校正進行補償,來換取更輕量化的鏡頭,蔡司如何看待鏡頭的輕量化工作?

Petra:首先,一些攝影師他們會選擇使用一些軟體來支持成像的過程。但是我們更希望攝影師在拍攝的過程中是一種深思熟慮的攝影過程,這是不太一樣的。另一個,我們剛才在PPT中也介紹了,我們更加注重光學的元件,精密的製造工藝。它所帶來的真實的色彩以及無色差,可以讓圖像渲染的更加清晰。確實有一些其他的相機圖像有內置的軟體可以進行校正,讓圖片變得更加銳利清晰,這是分擔了一部分攝影師自身的工作。但是Otus ML的選擇方式是不太一樣的,我們最終實現的目的是純粹的、沉浸的和自由掌控的攝影。

關於這點,還可以類比成我們聽音樂的體驗。比如,市面上有流媒體播放音樂,有CD唱片,還有黑膠唱片來呈現音樂原聲的原始風采。但你選擇安裝唱片、指針以及讓它播放起來的整個過程是一種沉浸般的純粹體驗,這就是我們Otus ML想要帶給大家的一個感受。

問題:第三,蔡司已經很多年沒有推出這種消費級鏡頭了,可能就會有人猜測蔡司是不是準備放棄民用相機鏡頭市場了?這幾年是出於什麼原因沒有出這種鏡頭?現在發布有什麼意義嗎?

與蔡司面對面!回歸!「退出民用市場」 傳言不攻自破!

與蔡司面對面!回歸!「退出民用市場」 傳言不攻自破!

Petra:當然,我們知道一方麵粉絲都在期待我們新款的產品出爐,另一個,現在的市場和各方面的條件也發生了變化。第三,攝影的行為本身也發生了變化。所以,我們需要花時間來了解這一切,並且花時間去開發新的產品,這也是我們此次推出新的Otus ML系列的原因。

問題:我最後一個問題。確實聽出來蔡司打磨這個產品打磨了很久,後面的這些產品有路線圖嗎?

Petra:是的,有。

問題:那可以展示嗎?

Petra:敬請期待。也謝謝您的興趣,我們還是回歸到今天的主題,50毫米和85毫米的這兩款鏡頭。但是可以期待新的。我沒有辦法透露更多的細節,但是我們會有更多新的鏡頭加入進來。

與蔡司面對面!回歸!「退出民用市場」 傳言不攻自破!

問題:我們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對於新系列的發布,想了解一下,在開發過程中,有沒有特別讓人印象深刻的難題?或者,遇到的開發方面難以攻克的問題?

Petra:是的,這個過程中確實是遇到了一些困難,因為我們總是希望嘗試找到這個相機鏡頭的性能、尺寸和價格比之間達到一個完美的平衡。所以我們要不斷的去評估,去定義我們到底要做一款什麼樣的產品。我們經歷了來來回回的疊代,比如說,我們在設計對焦的體驗的過程中,我們要確保手感,力道,還有對焦的行程,以及讓攝影師有相應的觸感體驗。我們非常注重於相應的細節。還有剛才駱總提到的,我們從光學設計到下一步的模擬軟體,到進一步到日本的樣機生產,再進行樣機測試,進一步的完善,形成新的版本,不斷的優化,來達到我們最終理想程度。

Elliot:我再補充一下有關開發中的困難。就是我們Otus ML上面,還是希望維持跟Otus原本一樣的高標準。再比如說,我們新的Otus ML上面採用了兩片非球面鏡片,這個即使放在今天的生產標準來說,要達到我們想要達到的精準度都還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目前今天大家手上拿到的樣品不夠的問題,主要也是出在這個上面。

駱安:另外可能剛剛Petra也講到了我們的對焦環等等它的手感。其實我們在電影鏡頭上有很多類似的討論。比如說我們在調焦輪裡面用的潤滑油。現在在蔡司內部我們還有一個專門的化工品的研發部門,它裡面有個分支專門開發化工品,開發一些特別用於蔡司鏡頭裡面的潤滑油。光是潤滑油都是專門化工研發部門進行配方做出來的,它會在不同的溫度的條件下,在不同的鏡頭上展現不一樣的這種阻尼的手感。所以它既要讓你感覺到有一定的潤滑程度,又不能讓它太滑,太滑你很容易轉過頭了。所以它要讓消費者摸上去的時候,這種感覺是正好的。這個其實也有很多的科研技術在背後。為此,我們是一個光學公司,卻甚至有一個化工品研發的一個組織在那裡。這只是跟大家有一個小小的分享,所以阻尼油或者叫潤滑油,事實上也是我們有好多好多種用在不同的鏡頭上,這樣的話你會有很好的一個手感,不太滑又不太澀的這種生澀的感覺。

與蔡司面對面!回歸!「退出民用市場」 傳言不攻自破!

問題:第二個問題,我們也看到現在已經推出三種卡口的版本,這種不同卡口版本的開發帶來難度是大不大?只是卡口的變化,還是說在其他上也需要有一些什麼調整?

Petra:這個過程中確實是遇到了很多挑戰,不同的卡口,實際上我們要涉及對應的參數或者是它的尺寸大小,我們要確保傳到傳感器上的光的量,另外我們還需要對它進行一定的光學要求,要同時滿足三種卡口的這種光學要求。包括像剛才有一位記者提到的要L卡口的話,可能又是一個重新的設計、重新的起點,因為它卡口的口本身就不一樣。還包括一些細節的挑戰。比如說索尼卡口,它就限制了鏡頭本身的尺寸大小。最終我們也是要在整個的平衡之後,實現三款不同卡口呈現同樣優質的光學設計體驗。

Petra:另外你看到三個不同的卡口的話,它的機械設計也是不同的,因為它要考慮它內部的鏡頭本身的一些需求,還有它們外形可能稍微有一點點不同。

與蔡司面對面!回歸!「退出民用市場」 傳言不攻自破!

問題:第一,蔡司為什麼會優先考慮推出Otus的微單版本?

Petra:首先我們在2013年最早推出的Otus系列,首次推出之後,這個名字就是在整個市場上為單反攝影樹立了它的標杆級水準,讓大家看到單反攝影應該達到什麼樣的標準。我們再進一步考慮到無反市場的話,我們希望帶來同樣高品質的體驗,另外Otus也代表著無可挑剔的圖像質量。

蔡司:所以簡單來講,我們想從旗艦做起,先設立標杆,先從山頂上做起。

問題:第二個問題是,這次新品的發布是否標誌著蔡司相機鏡頭領域的戰略方向有了新的調整或者變化?未來品牌的民用相機鏡頭開發上有哪些規劃呢?

Petra:是的,那麼首先是因為市場許多事情已經發生了變化,但是蔡司Otus ML仍然代表著我們對於經典的、專業攝影的持續的熱愛,我們也希望把蔡司成像風格這種感覺帶給更多的攝影愛好者。另外,關於未來的技術路線圖,我們正在努力。如果到時候時機成熟,我們自然會發布。

Elliot:從蔡司的觀點,就是我們認為蔡司在傳統的攝影領域到我們現在移動光學領域,這兩個方面在這個品類上,其實攝影的本心是相同的。其實我們希望從移動領域做到的是能夠帶領更多的用戶進到這個攝影的圈子裡來,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去發現自己對攝影的熱愛。等到這些用戶他們認為他們有願望,有這一個渴望,也有這個能力去開始嘗試使用自己的相機,使用自己的鏡頭的時候,他同樣在蔡司的產品線,我們也有不同的攝影鏡頭讓他們可以考慮,其實就這個觀點。其實我認為蔡司相對於其他同樣在這個攝影領域的品牌,不管是手機或者是相機這個品類的,其實我認為蔡司相對來說我們的定位是最好的,對這兩個領域我們都有持續的在一直投入,我們也希望說將來能夠有更統一的方向可以引導用戶,讓他們根據他們自己的需要,根據他們的自己工作流程去選擇他適合他的攝影的設備,不管是手機拍照也好,不管是相機拍照也好,他都能夠享受蔡司在這個領域我們所專注提供給用戶的就是絕佳的光學品質的這件事情。

駱安:我也再稍微補充一點,其實在蔡司,我們不認為手機攝影和相機攝影之間有任何的矛盾的地方。我們認為這兩種方式是互補的。其實我們可以看到,其實我跟謝老師也聊,他也會用手機拍照,這個是很正常的一個事情。另外同時剛剛Elliot也講的是大家通過一些高性能的手機拍照以後,可能你會發現一些攝影之美,你會覺得我是特別愛長焦或者廣角的風光等等,這時候你可能會有一些追求,因為物理尺寸帶來的一些限制,你最終可能會用相機再去做一些作品的創作,所以這個其實是一個很自然的互補以後,你從一個大規模的用戶群體裡面,會有一部分用戶還會再去購買相機購買鏡頭,會從自動對焦,再走到手動對焦,其實是一個很自然的過程,所以我們不認為這是一個矛盾的點。因此我們選擇和vivo合作,一個是我們做大整體的品牌的體量,讓更多人能夠體會到這種快感,同時我們也孜孜不倦的繼續在專業的領域去深耕,這兩點其實並不矛盾。

與蔡司面對面!回歸!「退出民用市場」 傳言不攻自破!

與蔡司面對面!回歸!「退出民用市場」 傳言不攻自破!

問題:你好,我想問一下這個系列的鏡頭在外觀設計上的理念和最大特點是哪些?

Petra:Otus ML系列它本身可以看作是我們設計外觀的一個燈塔,我們在設計的過程當中,一個是注重光學的完美性的呈現,二一個是注重它的金屬構造,三是它典型的黃色刻度,能夠即使在燈光比較灰暗的情況下,光線暗的時候,你還能夠看到刻度,並且進行良好的調焦對焦。我們的這種價值主張希望能夠把Otus的這種外形風格持續的來帶入到新的產品當中,一方面維持它的機械的精湛度,另一方面根據消費者的需求進一步提升,包括我們的對焦環,包括它的頂部的設計,還有APO鏡頭的設計,以及為了適應影片的拍攝而引入了De-Click這種消音的功能,從而更好的讓他們調節光圈而不受干擾。

駱安:稍微補充一下,De-click是靜音無極調節光圈的概念。另外我跟大家稍微透露一下,其實在蔡司內部也只有蔡司最高端的產品線,我們會用這種黃色的刻度的方式來做,不是每一款材質產品都是有黃色的,就是大家在一些高端的電影鏡頭,高端的望遠鏡上面也會發現有這樣的一個黃色的標,它代表著在蔡司內部被認可的最高級別的產品。

問題:那麼第二個問題是蔡司對Otus ML的市場定位是怎樣的?它主要面對哪些用戶群體?

Petra:一個我們是針對這些充滿熱情的視覺故事創作者,為他們開發了蔡司Otus ML系列,適合於這些願意擁有高端設備,對自己的工作有清晰的願景,這樣的一些專業人士,擁有著豐富經驗的專業人士。另外針對專業攝影師,比如說我就認識一位專業攝影師,他是專門為一些樂隊來拍攝人像照片,他這些照片都非常的精湛,非常的漂亮。所以總而言之是針對於這樣一種拍攝的理念跟我們認同的這樣的一些攝影師。

問題:本身的問題前面已經有相似的,所以我準備了一個簡短的問題。以後會推出蔡司其他系列的無反也就是微單卡口的鏡頭嗎?

Petra:關於未來的問題都很難回答,路線圖有,但是現在還不能對外公布。

與蔡司面對面!回歸!「退出民用市場」 傳言不攻自破!

問題:我有兩個問題。現在市面上很多50/1.2,85/1.2鏡頭,為什麼蔡司選擇做f1.4的鏡頭?

Petra:一方面就是我們希望它這種無與倫比的性能能夠在不同的場景下給用戶更多的選擇,比如說像Elliot它在PPT當中所介紹弱光的情況下,那張照片是1.4來去拍攝出它的真彩以及真實銳度的呈現,這樣的話可以讓用戶能夠深度的體驗這款攝像機鏡頭,並且在有挑戰的環境下也能夠維持同等的性能。再一個結合著我們的這種輕量化的設計,幾乎可以滿足我們想要的目標受眾他的需求。接下來再補充一下。

Petra:再補充一點就是我們這個鏡頭已經提供了你想要的這種高品質的水準,不需要後續的去加工處理它的失真以及失去真實的色彩,或者是銳度不夠,再加銳度,這個本身就是鏡頭本身已經提供了。

Elliot:我最後補充的就是說回到我們剛剛各位介紹的,Otus ML對於原本的Otus 它本身定義的這一個產品的角色的定位在哪裡的問題。剛剛在這個技術簡介的部分,我們也介紹到蔡司曾經做過這種史無前例歷史上最快的鏡頭,所以你可以想像就是說如果我們要去設計,當然我可以把這個f1.4把光圈再做大,到f1.2對我們來說其實並不是主要要考慮的問題。

主要是說當我在目前的 f1.4的光圈的時候,第一個我能不能夠維持我以往在Otus系列能夠提供同樣的這一個性能水平。第二個是不是能夠保有它在操控方面就是剛剛Petra的能夠有一致性的一個流暢的操控體驗,主要我們希望讓用戶如果他是過往曾經使用我們Otus鏡頭的用戶的時候,當他拿到這個Otus ML上手的時候,他會馬上發現這個鏡頭在操作的觸感,還有過去得到的光學性能的體驗上面,跟過去的Otus是完全一致,我們覺得最重要的是保有它傳承的Otus的這一個角色的定位。那在這樣的條件之下再去考慮,最後做出來就是說維持目前f1.4,我相信相對來說,另外你可以得到一些在重量跟體積上面的這一個優勢。還有包括剛剛說價格的方面也是一個不同的嘗試。整體來說最後組合在一起,我們認為目前這一個維持用1.4的組合對用戶來說是最好的選擇。

駱安:我幫Petra也稍微補充一點一點,Elliot談到我們會均衡很多方面的考量,成本、體積、重量、使用習慣、沿用的習慣等等。另外你其實光圈越大,你的邊緣的畸變和色彩的問題其實就會變得越難處理,就需要更多的矯正,它的體積、重量就會更高。所以我們覺得沒有必要一味做更小的光圈, 把f1.4做到很好,照片可以直出就很好了。

與蔡司面對面!回歸!「退出民用市場」 傳言不攻自破!

問題:第二個問題剛才有問的,我換一個問題,那麼蔡司出了一個索尼E卡口的NP電影鏡頭,它也是f1.4光寸的,新的鏡頭跟這個電影鏡頭有關係嗎?

Petra:這款Otus ML系列它是全新的設計,專為攝影而設計的,因此才擁有了我們之前在PPT裡面講述的所有的這些特性。它們兩個之間沒有太多的聯繫,除了剛才駱總提到了,我們共享一套全仿真模擬的軟體能力,還有其他的研發的能力。

駱安:可能我也稍微補充一下,大家很多熱愛蔡司的朋友可能會去深挖,比如說你的製造工廠是不是同一個,或者你的體積大小价格段等等是不是落在同一個區間,大家可能會有猜測,這兩個是不是姐妹產品和兄弟產品。其實電影線和我們講我們的消費品的攝影線其實一直是獨立研發開發的,只是很多朋友會去看到它,比如我剛剛講的一些參數性能指標價格它可能落在一個區間內,就覺得它們好像會相近,或者甚至於有一些發燒友他會去測我們的MTF曲線,說你看測出來它們很像,其實我們要講是剛剛我們的同事Elliot也講到,其實在過往幾十年當中,蔡司發明了很多的光學的結構,跟我們講的最早的Distagon這些,其實它都是一些光學結構。那麼你用類似的光學結構,其實你可能幾十年你有一款新的,你不會每年有一款新的,所以當你用類似的光學結構做出來高品質的鏡頭的時候,其實有的時候你可能看到MTF曲線是比較相似的,但這不是說這兩個是說我只是改了個殼或者怎麼樣。因為電影拍攝所需要的對焦的感覺,故事的感覺,還有包括它在一些惡劣天氣當中的一些穩定性等等,和我們民用的想要的一些輕量化等等是不一樣。電影很多是上機器的,所以在電影鏡頭上面其實重量的考量相對沒有那麼的重要,但民用的你是一直端著的,所以不太一樣,那個可能上了一個伸縮炮,或者上了一個斯坦尼康,等等就不太一樣了,所以本質上來講這是兩套完全不同的體系,只是我們在某一些的性能上,或者說你甚至於冊MTF可能會有一些相似性,因為它們用了同樣的光學結構,但其實我們都是用不同的產品線和不同的平台來做出的不同的鏡頭,也許我們最後委託了同一個生產商來生產,但這個其實是兩套不一樣的鏡頭。

Elliot:這個在結構上還是攝影鏡頭跟電影的鏡頭,因為卡口的不同,所以比如說你會看到在這個攝影就是電影的鏡頭上面,它通常會有比較大的前域,在後端卡口的部分就是因為它是這種共通的設計,主要是考慮就是說第一個它不是主要是面對個別消費者的產品,所以通常在劇組使用的時候,它是一整套鏡頭去使用的。但是他們需要非常高的精度,所以我需要在這樣的鏡頭上面設計互通的卡口,等於說是作為一個服務,在每一次鏡頭回到這租賃公司的時候,他們會重新對這一個,根據你拍片的時候使用的相機去做個別的校準,這個是製片上需要的精準,在一般用戶的攝影鏡頭上多半沒有這樣的需求,所以在這方面我們的做法就是說針對個別的卡口,去優化它的尺寸,相對來說在不同的卡口上,你可以得到在這個卡口上面最好的光學性能,同時你可以確保我同樣在E卡口上面,這個是一個可以達成的最小的尺寸,在RF在C卡口也是相同的。如果我考慮是一個這種標準的卡口的時候,相對來說你最後會得到的一個是最大的產品,相對來說這個是另外一個,可能對於一般拍照的用戶來說,他就等於有一部分的輕量化的便利,就這樣子就犧牲掉了,所以主要在設計上也是,因為這兩種考慮,在卡口的選擇,在優化的路徑上面會有不同。

我再補充一下,還有一個蠻重要的就是我們電影鏡頭的話,它是有一些數據是可以直接連到我們蔡司的CinCraft軟體的,這個就是在電影上有很多後期它要用到鏡頭的一些數據,所以我們的電影鏡頭的數據插到我們相應的一個連接線裡面,它是直接可以讀取的,但是如果是一般的相機的鏡頭的話,它的數據是非常有限的,它可能還不能滿足非常專業的後期的一個工作,所以還是有蠻多的不一樣。

問題:我其實本來有兩個問題,我還有另外一個問題,我觀察到我們這次的RF卡口的這個鏡頭它是帶電子觸點,也是可以和佳能的相機進行數據通信。也知道其實以前佳能對於鏡頭的RF卡口的開放是相對保守的,前段時間就給廠家開放了APS-C畫幅的,現在可以理解為我們Otus ML相當於是第一款全畫幅的基於RF卡口的鏡頭,所以我們蔡司跟佳能間的合作的話,有沒有一些可以分享的資訊?

Petra:作為第三方的鏡頭生產商,我們一直非常依賴於相機的生產商有很多的合作。多年來,我們一直在和佳能和尼康在生產方面有許多的合作。

與蔡司面對面!回歸!「退出民用市場」 傳言不攻自破!

問題:我再想問一下,我們這個新產品現在叫ML,它意思是mirrorless?它為什麼首發沒有M口呢?

Petra:其實我們也在不斷的感受市場的需求,其實我們最近做了一些預熱的社交媒體上內容,也看到了很多的反饋,我覺得這些資訊都是一些非常寶貴的資訊,我們也都反饋給我們產品經理了,相信如果大家有一些很大的需求的話,我們一定會仔細考慮的。

問題:會有微距嗎?

蔡司:剛才講的時候,他不是有一個樣張是草上有一個蜘蛛網,蜘蛛網上有水滴,所以那個其實你看拍的就比較清晰,它的最近對焦是50厘米,所以它雖然不是一款微距鏡頭,但是其實包括您等會可以試一下,我們這邊放一盆花,你去對在它的花蕊上,都是沒有問題的,一般這種的微距的需求基本上都能滿足,雖然它不是一款微距鏡頭。

蔡司:如果做到1:1的微距的話,還是需要重新設計一下。

蔡司:好,謝謝大家,後續如果大家想要去上手體驗的話可以留下,再感覺一下,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反正後續也都可以聯繫我。

宅中地 - Facebook 分享 宅中地 - Twitter 分享 宅中地 - Whatsapp 分享 宅中地 - Line 分享
相關內容
Copyright ©2025 | 服務條款 | DMCA | 聯絡我們
宅中地 - 每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