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中地 - 每日更新
宅中地 - 每日更新

贊助商廣告

X

少數超高速恆星源頭指向大麥哲倫星雲,中心存在超大質量黑洞證據

2025年03月10日 首頁 » 熱門科技

少數超高速恆星源頭指向大麥哲倫星雲,中心存在超大質量黑洞證據


大麥哲倫星雲(LMC)雖然是環繞銀河系運轉的衛星星系,但內部也隱藏自己的超大質量黑洞!科學家使用蓋亞衛星數據關注銀河系外圍21顆超高速恆星路徑,像專家重建子彈路徑一樣確定這些超高速恆星來源,發現約一半超高速恆星源自大麥哲倫星雲,獲得大麥哲倫星雲內部存在超大質量黑洞第一個證據。

我們相信多數星系核心都有超大質量黑洞坐鎮,但直到現在才找到大麥哲倫星雲(LMC)也存在超大質量黑洞的第一個證據。

歐洲蓋亞衛星(Gaia)以超高精確度關注銀河系超過10億顆恆星獲得其軌道位置、光度、組成等資訊,也因此發現許多「竄逃」的超高速恆星(HVSs),這些恆星移動速度快到終有一天會完全擺脫星系引力,成為流浪在星系際空間的孤獨恆星。

超高速恆星起源通常是與超大質量黑洞密切接觸的聯星系統。當一對聯星系統距離超大質量黑洞過近,後者強大引力撕裂前者,往往導致其中1顆恆星進入圍繞黑洞的緊密軌道,另1顆恆星則以極快速度(每小時長百萬公里)向外拋出成為超高速星。

少數超高速恆星源頭指向大麥哲倫星雲,中心存在超大質量黑洞證據


聯星系統與超大質量黑洞近距離互動後,其中一顆恆星被捕獲進入環繞黑洞的緊密軌道,另一顆恆星則被踢出成為超高速恆星。

而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團隊根據蓋亞衛星關注的21顆超高速恆星數據,發現其中9顆恆星的軌跡並非源自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而是源自銀河系衛星星系——大麥哲倫星雲。

研究人員認為唯一合理解釋是大麥哲倫星雲中心存在一個以前未知的超大質量黑洞,就像其他超大質量黑洞一樣,也驅逐了自身星系內部某些聯星系統的恆星。

分析恆星速度、再比較由大麥哲倫星雲和銀河系黑洞彈出超高速星的相對數量後,團隊確定大麥哲倫星雲中心黑洞質量約太陽60萬倍(作為比較,銀河系超大質量黑洞的質量約太陽400萬倍)。

新論文將發表在《天文物理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圖片來源: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

宅中地 - Facebook 分享 宅中地 - Twitter 分享 宅中地 - Whatsapp 分享 宅中地 - Line 分享
相關內容
Copyright ©2025 | 服務條款 | DMCA | 聯絡我們
宅中地 - 每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