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奧迪官方消息 ,奧迪計劃將裁掉7500個工作崗位,首批裁員6000人將在2027年完成,到2029年年底將再裁減1500個工作崗位,而這背後是奧迪面臨新能源汽車轉型的巨大壓力。
最近幾個月來,奧迪與工會代表對公司財務節約與裁員計劃進行了深入協商,最終達成一項共識,那就是通過公司人事財務支出等措施,希望能夠每年節省超過10億歐元。而反映在執行上,那就是進行裁員。
奧迪人力資源總監表示,這次裁員是針對「間接部門」,不會影響主要生產部門。而奧迪CEO高德諾則表示,如果不進行裁員,奧迪就沒法變得更快,更靈活更有效率,未來奧迪將加強兩座德國本地工廠,投資80億歐元,加快向新能源汽車轉型。
雖然奧迪此次裁員主要是在德國,但這也反映了奧迪整體盈利壓力。去年奧迪在德國市場汽車銷量下降21%,中國市場銷量下降11%,全球銷售額下降12%。市場分析稱2018年奧迪才推出首款純電車型,純電相關技術落後於特斯拉與中國諸多新能源汽車品牌,轉型新能源速度緩慢是影響奧迪銷量的主要原因。
當然,奧迪也在努力改變。奧迪計劃2025年與一汽推出PPE平台電動車,去年年底在長春新建的新能源生產基地,已經正式開始量產奧迪純電動車型。
此外近期奧迪還宣布2025年將推出五款全新車型,全部搭載與華為聯合研發的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
雖然與華為合作,可能會加快奧迪朝著新能源轉型,提升其車機智能化、智駕水平,不過這還要看奧迪與華為技術整合的深度與速度是否跟得上快速變化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另外光靠外部技術合作,難以實現內部革新,奧迪想要長期發展還需要突破自身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