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Pablo Fang。
大漢這個角色在G1歷史上是一個存在感很足的小個子壯漢,他的英文名字Brawn直譯過來是「體力、力量」的意思,這也代表了他較小的個體裡蘊藏著強大的力量。官方資料里,他可以舉起190000 磅(約86000kg)的重物,這引以自豪的力量就是他在G1劇集裡敢單挑戲耍密卡登的底氣。
憑藉其本身不錯的人氣,他在大黃蜂外傳電影的片頭賽博坦大戰中得以驚鴻一瞥式登場,結果還沒來得及展示偽裝形態就被一炮崩飛。不過即使這些在電影片頭出場的角色都只能作為彩蛋小冒一下泡,在賴特導演的執導下,他們這身有機結合了真人世機械風格和G1元素的美術風格還是深深地印入了粉絲們的腦海里。
有需求自然就有市場,之前官方SS線在電影上映數年後推出過一批外傳角色,但由於眾所周知的成本限制,官方設計師們在刀尖上跳舞,盡全力推出的產品總是會留下種種遺憾。
而近期,一家名為「泰坦模型」的廠家推出了一款新的外傳大漢,編號GS-01,總算是在第三方外傳題材泛濫的大黃蜂和柯博文之外加入了些新鮮血液,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款官方D級價位下的第三方MPM比例新品表現如何——
GS大漢的外包裝很簡單,封面就是產品的3D渲染圖,背後文字寫的是「Metamorphic universe」,直譯過來應該是「變質宇宙」??真的是古怪的名字,不知道是不是cue了一下祖克柏的METAVERSE。
外包裝的正反面甚至沒有區別,都是同一張封繪。作為廉價產品,也並沒有附帶說明書,盒子的側面有廠家的變形影片二維碼。
GS大漢的配件不算多,但是也做了些自我發揮的花樣:把外傳大漢設定的汽車人標準制式大槍改成了可兩段分離的版本,並且也帶上了鑽頭,這樣一來兩兩組合,有了更多的配件玩法。
大漢的正面造型在大輪廓上基本和設定圖一致,但是在小臂、大腿等細節的機械結構刻線上還是存在一些區別。
頭雕基本就是SS的放大版,細看確實很醜,但電影就是這麼設定的,當時電影設計的時候不知道是不是參考了X-men裡面紅坦克的靈感。
對比下圖的SS外傳大漢,GS大漢在塗裝和模型質感上還是強了不少,但是由於體型增大,倒是感覺缺乏了更多細節,沒有SS系列的小巧精緻。
側面能看到大漢標誌性的隆起大胸,以及黃綠相間的圍脖。如果能再多增加一些戰損細節會更好,但在目前售價下恐怕難以實現,或許只能寄託於手藝人的重塗或者等等精塗版了(如果將來有的話)。
一開始小編乍一看GS版本的背包的時候發現和SS的背包區別明顯,還以為是第三方設計師的原創行為,直到小編翻到了官方的設定稿才發現,這款大漢的背包造型確實是忠於電影設計的,而SS版大漢的背包則是在成本限制下做出的讓步。
電影設定里,大漢的背包就是有噴氣口、液壓杆連接的獨輪等零件設計,GS版本較好地將其還原了出來。
整個一圈下來可以看到GS大漢人形全身的包裹度還是很不錯的,全身造型都很完整。不過在背包下方和小腿肚的配色上還是不夠仔細,和設定有些出入,而且這些部分的配色其實並不會太明顯地影響到載具形態,如果廠家再認真考證一下,或許能做得更好。
對比下圖SS版本作為整個車輛形態駕駛艙的背包,電影設定圖的背包明顯更加具有層次感和設計感。
作為不算成熟的新品牌,GS大漢的設計上也存在一些影響人形表現的明顯問題,比如他的胸腔雖然巧妙地由上、左下和右下三個部分合併而成,但是由於卡扣強度和公差的原因,很難將這三塊完美合攏,把玩時容易炸開。
小編個人的經驗是將下圖所示的關節儘量按到底,讓零件儘量貼合胸部外殼,就能相對優化一下合縫效果。
即使盡力調整過後,右側胸部由於缺乏更多有效卡扣,拼縫還是會比較明顯,相對來說,左胸的合縫能強一些。
還有一處合縫問題出現在小腿後方,因為整塊小腿肚零件是合金零件,它和小腿側甲的小卡扣幾乎沒有固定作用,在做一些動作時就很容易脫開,好在這個位置相對隱蔽,不太影響正面造型。
GS的設計師在上述問題上做了一個聊勝於無的補救措施——在大漢的腳板處設計了兩處卡扣,如果將腳板完全站直的話,小腿肚兩處卡扣會插入固定好,但是一旦開啟了腳板的接地關節的話,這幾處卡扣就派不上用場了。
憑藉小腿兩塊大合金的重量,大漢的體重超過了半斤,達到了270g。
再來看看大漢的可動性。可以明確看出,這款大漢主打的就是人形表現,他的可動性的整體表現也不錯。比較可惜的是他全身沒有齒輪關節,雖然目前各關節的緊實程度基本夠用,但把玩久之後難免會有關節發鬆的情況出現。
受頭盔造型限制,他的頭部只可以進行15度左右的俯仰。
頸部能進行45度左右的平轉。
肩部側抬可以達到110度左右。
肩部前後可順暢擺動360度;上臂平轉360度;雙關節曲肘約140度;得益於變形結構設計,手腕是球關,可平轉還可一定程度擺動;腰轉360度,但很容易讓胸甲卡扣脫開。
手部是全可動手,每根手指都有單獨2段可動。
手部用於固定武器的卡扣有點偏長偏細,這款產品的本身材質一般,很容易白痕,在插拔武器時一定注意輕拿輕放。
大腿後踢可達120度以上。
前踢也能輕鬆超過100度。
側踢180度一字馬。
因為變形的關係,大腿除了有平轉關節外還有一段內擺關節。
倒是可以輔助做出蹺二郎腿的休閒動作——
屈膝可達130度左右。
腳部側方向接地約30度。
在側方向接地幅度夠大時,褲腿內的輪胎零件會露出來補肉,又是一處不錯的變形結構設計。
腳掌前接地可以做到90度,輪胎也能在一定角度起到補肉的作用。這裡要注意腳踝部分的連接關節非常細狗,我在變了兩三次形以後已經出現了白痕,注意此處非常危險,隨時會斷。
腳前掌還可以大幅前後翻折,為人形pose提供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
所以GS大漢的下蹲錘地POSE擺得非常輕鬆——
他的大槍可以拆分成兩把小手槍。
如果將鑽頭配件插到槍口較短的那一邊,武器造型就更美觀了。
兩把小槍組合就得到了電影中標配的步槍,只是感覺比例上似乎比電影小了一點。
也可以將三個配件組合到一起,變成這把武器的終極形態。
大漢的身高在17cm左右,基本屬於MPM比例線,和另一款放大精塗改模KO版本的SS外傳鐵皮正好搭比例。
和原版SS線外傳角色放在一起就顯得有些巨物恐懼了。
另一款第三方的SX外傳聲波則是採用的DLX比例,相對大漢的身高還是大了一些。
再來看看大漢的變形,這款大漢上半身的變形設計還真是有亮點的:首先打開下方胸甲——
再次提到這兩半胸甲零件的球關部分,這個部分在變形時很容易鬆脫。
再沿著圍脖將整個胸部向上翻起,拉出隱藏在胸腔的車頂零件——
這個時候將後脖頸部分的關節進行一個180度的翻轉,就形成了車型的駕駛艙部分。
隨後將手臂向前避讓,再將下圖紅圈處的關節再進行一次180度翻轉,就形成了車頭部分。
接下來只需要將人形肩甲拼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前保險槓的造型,此處注意固定手臂胳肢窩的卡扣也是既長又細,為避免卡扣在變形中斷裂,建議此處卡扣如下圖一般貼住手臂就好,不用插入,此處空間足夠收納手臂變形,靠手臂關節的強度也能撐住車型,不會鬆散。
在下半身完成類似於合體戰爭式的收腿變形後,車型也就基本完成,最後再把小腿肚零件向內扣合就大功告成,整個變形過程步驟十分簡潔高效,而且還有一定容錯率。
但變形後的成果就見仁見智了,這輛賽博坦載具造型確實抽象。哦~對了——車型的四個輪胎全部都是橡膠材質。
車型的造型太過於隨意,以至於讓人懷疑這變的是車還是兒童安全座椅?
車尾的露餡程度會多一些,露出了大腳丫子和部分空洞。
空洞內專門設計有武器插口,可以將武器拆分後插入車尾,變成噴氣口的造型。
而鑽頭零件也可以像SS版本一樣安裝到車頭致敬一下G1動畫——
根據這個莫名其妙的載具形態,小編有理由懷疑這款GS大漢可能早在多年前就已經完成了大框架的設計,早到SS系列外傳大漢尚未推出之前。因為外傳大漢的載具設計在SS外傳角色公布前夕才被放了出來,之前設計師只能找到人形圖片,卻找不到任何載具資料。
這一點就非常像這款早在SS外傳聲波發售前,第三方設計的SX外傳聲波,他的偽裝形態同樣抽象。
後來官方公布了外傳聲波的更抽象的扒雞飛船形態,更大程度地拓展了玩家對外傳載具的包容性。現在看來,SX的聲波車型也不是那麼難接受了......
將放大ko版的外傳鐵皮載具擺到一起,其實風格也挺搭。
既然長得像寶寶椅,不如搭乘上最近新出貨的雷射貓大頭照來個合影——這畫風倒也絲毫不違和呢~
總的來說,這款GS大漢有著百元出頭十分經濟的價格、優秀的人形表現以及創意十足的變形設計,但同時在一些小細節的還原把控上還是顯得過於粗糙,拉胯的材質加上幾處不用心的卡扣設計也增加了把玩斷裂的風險,如果能將這款產品價格做到200左右,或許增加的成本能讓這款外傳角色做得更加出色吧!現在來說,只能勉強當作一個補全MPM比例外傳角色的站屍角色罷了。
個人評分:
人形造型: ★★★☆
車形造型: ★★
人形可動性: ★★★★
變形設計: ★★★★
塗裝: ★★★☆
品控: ★★
價格因素: ★★★★☆
總評:6.7分 如果再認真優化一下,其實可以做得更好!
部分資訊內容圖片影片來自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