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中地 - 每日更新
宅中地 - 每日更新

贊助商廣告

X

PEC 2025 AI創新者大會暨第二屆提示工程峰會啟幕,叩問AGI前夜關鍵命題

2025年09月14日 首頁 » 熱門科技

9月13日,PEC 2025 AI創新者大會暨第二屆提示工程峰會在北京舉辦。大會由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聯盟指導,PEC China、至頂科技、軟積木主辦,AIGCLink、愛智島人工智慧藝術家創作聯盟、LangGPT、矽創社等聯合主辦,數百家行業協會、研究院、社區與知名機構協辦,共探「新作品時代」的AI未來圖景。

大會以「一句提示詞,一個新世界(one word, one world)」為主題,匯聚了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行業領袖與創新實踐者。大會通過微信、微博、PC平台等渠道實現70餘家頭部科技媒體與AI社區聯合直播,並獲得100多家媒體宣傳支持,線上觀看人數超過170萬,線下參會規模達1400人。作為協辦方之一,易論AI創始人易亞婷也受邀主持大會。

PEC2025AI創新者大會暨第二屆提示工程峰會啟幕叩問AGI前夜關鍵命題

會上PEC發起人Maxim.Salnikov在線上致辭中表示,今天人們每天都與大模型交互,這是一個驚人的變化,中國AI生態體系充滿活力且發展迅速,不僅在科研和技術應用方面發展迅速,同時形成多元化的產業格局,為全球人工智慧發展提供了重要參考。

PEC2025AI創新者大會暨第二屆提示工程峰會啟幕叩問AGI前夜關鍵命題

PEC發起人Maxim.Salnikov

至頂科技CEO兼總編輯高飛與PEC China發起人&微軟MVP&軟積木CEO劉海峰致歡迎詞。高飛表示,AI正在推動生產力與創造力的重構,提示詞驅動的生成模式不僅在重塑人機交互方式,也在開啟全新的產業生態。劉海峰強調,PEC匯聚了國內外頂尖學者、企業家與創作者,共同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實踐案例與生態建設經驗,為產業升級和跨界創新提供啟發與路徑。

PEC2025AI創新者大會暨第二屆提示工程峰會啟幕叩問AGI前夜關鍵命題

至頂科技CEO兼總編輯高飛與PEC China發起人&微軟MVP&軟積木CEO劉海峰

北京市海淀區東升鎮黨委書記辛果在致辭中表示,人工智慧已邁入創造力迸發的新階段。國家政策疊加海淀區資源優勢,為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大動能。作為海淀高新技術產業的先行力量,東升正打造全國首個大規模人工智慧創新街區,以五道口為先導建設「AI原點社區」,聚合頂尖高校、科研機構與創新企業,構建開放協同的平台,營造一流的創新生態。

PEC2025AI創新者大會暨第二屆提示工程峰會啟幕叩問AGI前夜關鍵命題

北京市海淀區東升鎮黨委書記辛果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複雜系統管理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自動化學會監事長王飛躍針對「人工智慧來了,人類還有沒有希望」提出了三個發人深省的提問:大模型之後還有產品嗎?人形機器人真的忽悠人嗎?AI會讓我們失業變得更窮嗎?他表示,人工智慧應成為擴展人類可能性的工具,而非消解人的主體性。為此,我們既要有技術上的深耕,也要有制度與倫理的同步建設。

與此同時,中國自動化學會也對本次活動的順利召開給予了指導和支持,後續中國自動化學會將指導和參與PEC聯盟在AI創新、應用落地和生態建設等工作。

PEC2025AI創新者大會暨第二屆提示工程峰會啟幕叩問AGI前夜關鍵命題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複雜系統管理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自動化學會監事長王飛躍

AGI前夜:遇見2026

PEC2025AI創新者大會暨第二屆提示工程峰會啟幕叩問AGI前夜關鍵命題

至頂科技CEO兼總編輯高飛與今日美術館執行館長晏燕、零一萬物聯合創始人馬傑、清智資本創始合伙人張煜針對《AGI前夜:遇見2026》展開對話,從人工智慧的發展趨勢、技術落地到文化與產業影響,探討未來的創新機遇與挑戰。

今日美術館執行館長晏燕表示,從2015年以來,美術館一直在探索科技與藝術的交匯,回顧今年在海南舉辦紅樹林AI藝術萬人展,把AI創作者和社群集結在一起,探討「AI驅動的藝術新秩序」。AI帶來創作工具上的革新,使藝術呈現出多元性和可能性,未來的AI藝術作品應在觀念表達和創新、與啟發性上,凝結人類智慧,提出更多新意,和人文思考。

零一萬物聯合創始人馬傑指出,從技術與產品角度看,過去一年中國的AI技術生態發展迅速,模型算力和可用性顯著提升。AI技術帶來的不僅是成本下降和效率提升,也是產業進入「彎道超車」的機會。同時產品的成功依賴於算法能力、行業經驗和用戶場景,通過AI解決實際問題,實現質的飛躍。未來在AI時代,創作者和企業都應該關注如何利用新生產力改善核心業務,而非簡單替代人力。

清智資本創始合伙人張煜談到,投資AI項目的核心在於算法能力、團隊的執行力和全面組織能力。投資AI項目不僅要關注技術本身,還要關注團隊能否快速疊代和應用模型,能否利用數據和行業經驗形成壁壘。中國的AI企業近年來在大模型、算力成本和數據整合方面取得了很多標誌性進展,為企業和創作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會。

三大年度提問:叩問AI發展未來之門

今年PEC 2025暨第二屆AI創新者大會在一年產業觀察基礎上,再次提出對於人工智慧三大年度問題:一是新創意時代,AI如何定義「第十藝術」?二是新工作時代:AI工作流由誰主導?三是新物種時代:人形機器人如何「長大」?針對三大問題,邀請到二十多位AI創新領袖展開討論。

年度提問一:新創意時代,AI如何定義「第十藝術」?

PEC2025AI創新者大會暨第二屆提示工程峰會啟幕叩問AGI前夜關鍵命題

在數字藝術、AI與創意產業快速融合的背景下,數字藝術家、策展人、愛智島聯合創始人北邦表示,AI的發展挑戰了藝術創作的時間尺度,它在輔助生產和提高創作效率方面帶來顯著變革,但藝術的核心依然要掌握在創作者手中。AI能夠幫助藝術家探索新形式,但真正的創意、判斷和表達仍需人類參與,這也是藝術價值保持連續性的關鍵。

在藝術商業化先行者、品牌聯名風向標、國潮書法領軍人、藝術家朱敬一看來,現階段的AI更像是一種高級工具,負責執行生產和拼接工作。離開了人類的判斷與個性化輸入,AI生成的作品無法稱之為真正創造。而創造力的核心仍在於人類,而AI則提供了加速和拓展的可能性。

珀樂互動CEO楊晟從影片創作角度闡述了AI的潛力。「AI不僅是工具,也在催生新的創作思路和藝術語言。」他說,AI改變了製作流程,例如非線性剪輯和風格雜交,使電影和動畫的製作成本降低、效率提升,也為創作者提供了新的表達方式。

通義萬相品牌營銷高級專家、萬相妙思 計劃發起人維青表示,AI的作用在於激發多維度的藝術創新,它不僅能加速內容生產,還可能創造新的媒介形式和職業。未來AI作為創作夥伴,將推動人與機器的互動成為一種新的共創範式,而不僅僅是生成工具。

數字藝術、CKAD數字藝術主任趙伯祚強調,AI藝術的價值在於創作過程中的人機互動,而不是生成結果本身。AI降低了技術門檻,但創作核心仍在於藝術家的判斷力、審美能力與表達意圖,人類與AI互動也將形成新的創作模式和協作方式。

中國電影剪輯學會理事、中國電影剪輯學會短片短影片藝術委員會副主任、觀語未來AI研究院負責人楚利彬表示,AI可能催生第十藝術,但人類創作者仍是核心驅動力。他指出,AI的出現並非替代傳統藝術,而是拓展了創作邊界,AI促使重新思考「創造」的定義,推動藝術從靜態作品向動態生成的過程轉變。

年度提問二:新工作時代:AI工作流由誰主導?

PEC2025AI創新者大會暨第二屆提示工程峰會啟幕叩問AGI前夜關鍵命題

想讓AI工作流的成功落地,企業必須統籌平台建設、數據治理、業務需求和員工能力培訓,形成系統化閉環。百度智能雲創企生態負責人張龍表示,在企業AI落地過程中,工作流的成敗往往源於前期規劃。啟動階段需要明確業務選題,避免過於複雜或工具不可擴展的情況;開發中要合理選型模型和工具,確保可適配不同場景;上線後需完善運營與反饋機制,讓AI項目形成閉環的數據飛輪。

中國聯通智慧足跡副總裁、首席經濟學家王旭陽指出,AI工作流不是單一環節的問題,而是業務側和技術側共同協作的結果。必須明確能力邊界,在任務分解和客戶意圖識別階段發揮大模型的泛化能力,在中間的數據治理和模型選擇階段採用可傳遞、可維護的模塊化策略,同時因此工作流設計必須兼顧可擴展性和維護成本。

NVIDIA企業級軟體生態負責人張海軍指出,企業AI落地亟需頂層設計,必須構建統一的AI平台打通數據孤島,建立跨部門、跨業務的AI協同機制;只有形成系統性的組織協同,讓使用者具備AI思維,並以真實業務需求為牽引,才能避免「煙囪式」建設,確保AI能力持續沉澱並規模化賦能業務場景。

百望股份數字經濟與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長李國平談到,百望股份在財稅與企業合規領域的AI應用案例顯示,AI工作流要貼近真實業務場景,通過智能體技術解決企業報銷、合規等痛點,提升效率並可量化產出。同時企業內生的AI能力才是可持續落地的關鍵,業務需求、數據治理、工具系統和員工AI能力需形成閉環,才能讓AI工作流真正服務業務價值。

華碩電腦AIoT戰略合作夥伴總監蔡裕正表示,AI工作流的落地需要以用戶體驗為核心,在電競、路由器等高頻使用場景中,通過小規模、高頻測試與疊代,實現用戶快速反饋和場景優化。而且AI落地不僅是技術實現,更需要結合實際業務場景,快速疊代驗證,確保投入產出比。

年度提問三:新物種時代:人形機器人如何「長大」?

PEC2025AI創新者大會暨第二屆提示工程峰會啟幕叩問AGI前夜關鍵命題

AI的魅力在於通用能力,人形機器人需要應對複雜多變的場景。國地共建具身智能PEC2025AI創新者大會暨第二屆提示工程峰會啟幕叩問AGI前夜關鍵命題機器人創新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首席研究員張強將人形機器人與自動駕駛作對比。他指出,自動駕駛在規則化場景中感知系統容易構建,而人形機器人面對非規則化環境,感知難度更高。目前機器人已經具備3D感知能力,這有助於提升實際應用的可靠性,但純視覺方案受限於數據量,目前仍需多模態感知輔助。

數字華夏聯合創始人、軟體與應用中心總經理陳軍民表示,當前機器人硬體主要集中在關節模塊、大腦/小腦控制板和多模態融合感知系統三類,數字華夏小人形機器人「星行俠」目前可以兼顧安全、續航和成本優勢,實現技術與市場需求平衡,並推動規模化商用。

地瓜機器人技術副總裁隋偉強調,端上算力適合具身數據處理,可減輕網路帶寬壓力和隱私風險;雲端算力適合大模型推理,但延遲和數據鏈路問題仍需解決。當前技術無法實現人形機器人全場景、全任務無需人工介入,先在特定任務、場景具備通用性。他也特別指出,端上處理模型是人形機器人的大趨勢。

跨維智能具身智能算法總監郭成凱解釋了跨維智能轉向軟硬一體模式的原因:人形機器人將是通用物理世界AI最大的智能體,通過Sim2Real訓練方式實現工業級精度,同時契合公司邁向通用物理世界智能的使命和目標。在工業應用方面,已有靈巧手分揀、貨物搬運、組裝任務等落地場景。

冪特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TO王志成指出,真實世界數據提供物理交互和觸覺資訊,仿真數據可以快速生產具有一定隨機性的數據,但存在設計痕跡。高效獲取數據需實現指數級增長、貼近真實場景且無需額外穿戴設備,人類影片數據是優質來源,通過人體3D姿態識別和動作軌跡還原可賦能機器人訓練。在模型突破方面,他提出現有 VLA 模型仍存在理解到動作的鴻溝,建議從泛化適配角度設計模型,實現數據與模型雙突破,以推動人形機器人智能本質的提升。

年度發布:三大成果

會上還隆重發布三項重要成果,包括《本地AI推動計劃》構建本地AI知識庫和實戰平台,加速本地大語言模型在用戶生產環境中落地;《通向AGI之路:2025全球人工智慧展望報告》系統梳理全球AI發展趨勢,為政策決策和產業發展提供前瞻參考;《中國文化模型基因庫(模因計劃)》響應國家戰略,助力以中國文化為根坐標系的價值觀對齊工程。

PEC2025AI創新者大會暨第二屆提示工程峰會啟幕叩問AGI前夜關鍵命題

本地AI推動計劃發布

PEC2025AI創新者大會暨第二屆提示工程峰會啟幕叩問AGI前夜關鍵命題

通向AGI之路:2025全球人工智慧展望報告發布

PEC2025AI創新者大會暨第二屆提示工程峰會啟幕叩問AGI前夜關鍵命題

中國文化模型基因庫(模因計劃)發布

AI專題論壇與展區互動,直觀感受產業應用新風向

大會下午,三場聚焦AI前沿應用的專題論壇相繼登場,涵蓋從技術研發到應用落地,再到生產力變革的多個維度。

「從提示工程到上下文工程 AI落地範式升級」論壇,深入探討企業AI應用的落地實踐與方法論。LangGPT創始人云中江樹認為,我們正從工業時代的細化分工邁向AI時代的端到端融合。過去工業革命強調減法——將複雜工作拆解成單一環節、讓每個人專精一處;而AI則帶來加法——讓個體能夠掌握整個價值鏈,實現全流程協作。這不僅是工作方式的變革,更是思維模式的根本轉變:企業和員工需要培養系統性思維、全局視野,以及與AI深度協作的綜合能力。

「MCPPEC2025AI創新者大會暨第二屆提示工程峰會啟幕叩問AGI前夜關鍵命題引領AGENT網際網路新世界的鑰匙與協議」論壇,聚焦多智能體與協議標準的發展趨勢。AIGCLINK社區發起人&零氪雲聯合創始人占冰強認為,傳統網際網路已死,AI Agent 網際網路時代來臨,未來90%的SAAS會消亡,剩下的10%必須要擁抱MCP,創建好MCP應用。

「AIGC創作新範式雙腦智能時代:心智驅動的生產力變革」論壇,重點探討生成式AI在內容創作與生產力提升中的創新應用。愛智島聯合創始人陳酌表示,我們正邁入「雙腦並駕齊驅」的新時代。所謂「雙腦」,一邊是人類大腦,承載我們的經驗、直覺和創造力;另一邊是AI的「數字腦」,擅長計算、記憶和模式識別。這種雙腦智能不僅是技術升級,更是一種人機協作的新範式:人類的審美、智慧和創造力,與AI的算力和數據處理能力深度融合。

大會期間,《原點TALK》欄目特別呈現「AGI前夜,AI創業路在何方?」專題討論,至頂科技CEO兼總編輯高飛主持,與雲蝠智能創始人魏佳星、星漢未來創始人劉道儒、小水智能CEO孫雪峰、AI四合院聯合創始人馮昊、水木清華校友種子基金管理合伙人王學輝、PingCAP 副總裁劉松,共同探討了對AI發展趨勢、創業機會與產業落地的前沿觀察與實踐經驗。

與此同時,大會展區設置了豐富的互動演示,近距離展示前沿AI技術,讓與會嘉賓直觀感受技術落地帶來的實際價值,既能洞察行業趨勢,又能獲得實踐啟發,為AI在企業中的應用提供了生動的參考。

PEC2025AI創新者大會暨第二屆提示工程峰會啟幕叩問AGI前夜關鍵命題

PEC2025AI創新者大會暨第二屆提示工程峰會啟幕叩問AGI前夜關鍵命題

宅中地 - Facebook 分享 宅中地 - Twitter 分享 宅中地 - Whatsapp 分享 宅中地 - Line 分享
相關內容
Copyright ©2025 | 服務條款 | DMCA | 聯絡我們
宅中地 - 每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