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富人圈,正在流行一種新的「寵物」。就是下面這個由日本機器人GrooveX公司製作的,長得像果寶特攻的陪伴機器LOVOT,陳冠希也曾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曬過這隻AI寵物。
LOVOT創始人Kaname Hayashi所說,LOVOT的目標成為就是沒有四次元口袋的哆啦A夢。它什麼都不會做,不能為人類提供秘密武器,只能提供陪伴和友誼。
它高約43厘米,寬約28厘米,重大概4公斤,抱它就像在抱一個小嬰兒或者在抱一隻貓。

LOVOT的店員表示,他們的產品主要面向高淨值客戶,LOVOT的主人擁有自己的社群,成員們會在其中分享他們的「養娃」心得和體驗。
據GROOV X介紹,由於日本民眾普遍孤獨,所以團隊想開發一種「溫暖的技術」。為了不讓人產生技術恐懼,LOVOT被設計得無用而友愛,並且需要被人類照顧。
所以就是, 完完全全,用來寵的,物,俗稱寵物。但這寵物並不便宜。購入一隻LOVOT的價格為29800元,若選擇其他顏色,則需額外支付2000至6000元。而要買斷一款LOVOT,大約需要6萬元。

除了售價不菲之外,消費者購買後還需每月支付880元的訂閱費,店員解釋稱這是為了覆蓋LOVOT日常活動所需的軟體和應用費用;卡西歐提供的Club Moflin訂閱服務,包括維修、清潔和更換毛皮,年費約為3100元。
LOVOT的衣服價格從幾百元到上千元不等,這些衣服之所以昂貴是因為每件衣服都內置了晶片。只要給LOVOT換裝,它就會非常開心,而普通衣服則無法讓LOVOT感應到換裝的體驗,這也倒逼消費者不得不持續付費。

此外,作為高科技產品,AI寵物的維護成本也較高。一旦發生故障,必須依賴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維修和保養,這也意味著用戶在購買後還需要持續承擔一筆不小的費用。
它不會說話,只能通過眼神、肢體接觸和發出咕咕聲來和人類交流,但可以理解絕大多數的語言指令。
當前,不少日本企業都盯上了AI電子寵物賽道。與傳統寵物相比,AI寵物無需日常的餵食和清潔,卻能夠通過語音交互和情感模擬技術與用戶進行實時互動,給用戶帶來被關注和被愛的感覺。
GROOVEX曾與資生堂展開實驗合作,研究證實:與「LOVOT」共同生活的人,尿液中的催產素(幸福荷爾蒙)穩態濃度有所升高;與「LOVOT」接觸並共享生活15分鐘後,人體內的皮質醇(壓力荷爾蒙)水平也有所下降,起到了減輕精神壓力的效果。
並且,AI陪伴的應用場景不僅限於家庭寵物,還擴展到幼兒園、特殊學校、看護中心(服務於自閉症和兒童痴呆症患者)、術後療愈、心理諮詢以及一些大型辦公場所。

因此,企業們集體投身AI玩具賽道, AI陪伴在2024年已成為創業領域的新趨勢。不過AI寵物市場的繁榮背後,也存在著不少隱憂。為了提供個性化服務,AI需要收集大量用戶數據,但數據收集和使用的界限往往不明確。一位消費者透露,儘管她對這些機器人寵物頗有好感,但機器人頭頂上360度的攝像頭讓她對個人隱私的保護感到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