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統計了一下CIPA的歷年銷量,發現了很多有趣的結論。最近CIPA的2024年全年產銷量數據也已經出爐了,我把對應的數據也加入了我的表格,發現了不少2024年的市場趨勢。
雖然全球經濟下行,但相機市場總體回暖
在經歷了連續多年的產銷量下跌後,2024年全球相機市場的總產銷量迎來了上漲,上次上漲還要追溯到2017年。其中相機總產量上漲6%達到836萬台,可更換鏡頭相機總產量上漲5%達到647萬台,可更換鏡頭相機總銷量上漲10%達到660萬台。

綜合各家相機廠商的財報看,佳能2024年可更換鏡頭總銷量為284萬台,市場占比達到了42.9%。而尼康的財報一般都是按財年公布的(以4月1日為止),預計全年銷量約85萬台左右,市場占有率大概會是12.8%。索尼的財報則只提供銷售收入數據,無具體的相機銷量數據,所以難以得到具體的數據。

2024年銷量上漲的最多的地區依然是中國,中國地區的單反相機銷量雖然下降了28%,但微單相機的銷量上漲了36%,可更換鏡頭相機的總銷量達到了172萬台。相比較之下,美洲地區的可更換鏡頭相機總銷量是160萬台,歐洲地區的可更換鏡頭相機總銷量是155萬台。

相比於2023年,2024年單反相機的銷量下跌速度有所放緩,全球總銷量依然還有99.7萬台,其中歐洲和美洲地區各貢獻出了40萬台的銷量。而整個亞洲地區的單反銷量依然快速跌落,相比之下東南亞/印度地區比中國更不喜歡單反相機。

另外有不少人拿BCN公布的日本地區相機銷量排名說事,實際上日本地區的相機銷量僅占全球的8.6%,樣本量少的可怕且日本消費者的購買傾向也偏的可怕,並沒有太大參考價值。

由於大疆等非日系品牌並不在CIPA協會之中,所以如DJI Pocket 3、各類運動相機的產銷量並不進入統計範圍內。實際上大疆各類相機的產銷量或許已經超過了整個日系不可更換鏡頭相機的總產銷量了。
鏡頭市場震盪上漲,中國鏡頭/相機銷量比值繼續拉大
相比於無驚無喜的相機銷量數據,鏡頭銷量數據里就有不少看頭。2024年鏡頭總產量上漲4.9%,總銷量上漲7%,但歐洲地區的鏡頭銷量已經連續2年呈下跌趨勢,而美洲地區則成功止跌,小幅度上漲了2.7%。這方面能夠明顯看出來這兩個地區在最近2年裡經濟確實是差點意思。

中國市場的數據就特別有意思了,作為一個最堅信「唯全畫幅論」的市場,C幅/M43畫幅鏡頭已經連續兩年超過20%增長。要知道2019-2022年的銷售數據是每年在下跌,而2023年銷量上漲28.8%,2024年上漲24%,這反差是相當炸裂的。原因我相信大家都知道,那就是富士相機的走紅。

有多炸裂呢?相比於低谷期的2022年,2024年日系C幅/M43畫幅鏡頭銷量上漲了整整40萬支。我相信這上漲的銷量有超過95%是由富士X系統貢獻的,並且還有大量並沒有納入統計的國產富士X卡口鏡頭。所以富士X系統副廠鏡頭這幾年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也不足為奇了。同時也間接說明了近兩年裡富士X系統相機的中國銷量至少上漲了30萬台/年,供不應求自然同樣不足為奇了。

同時鏡頭/相機的銷量比值方面,中國地區也持續在下降,從2023年的1.38下降到了2024年的1.26,遠低於全球的1.66平均值。這說明國產鏡頭在2024年繼續在壓縮日系鏡頭的市場,按照其他地區的平均比值算,國產鏡頭大概搶走了日系鏡頭70-90萬支的銷量。不止如此,東南亞/印度地區等亞洲地區的比值也同步在下降,國產鏡頭出海也看起來還算順利。
以上就是我對這些銷量數據做的分析,希望能夠讓大家對目前的相機/鏡頭市場有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