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之前兩年的低谷期後,2024年L卡口聯盟迎來了不少新品,數量上甚至超過了御三家和富士,但細看發現有不少是「老酒裝新瓶」。並且2024年也沒有更多品牌加入L卡口聯盟,期待2025年能否有重磅新成員宣布了。
松下
2024年的松下,非常良心的復產了兩款長焦卡片機,讓一些預算不足的追星黨能夠用比較合理的價格買到有保修的新相機。不過也因為不少供應鏈公司倒閉,導致一些呼聲很高的機型並沒有在2024年繼續生產,對我說的就是LUMIX GX9。
小ARRI——LUMIX GH7
松下/奧之心都在2024年更新了M43旗艦機身,而LUMIX GH7我認為是更有誠意的那一款。它不僅提供了相位對焦能力,還可以解鎖使用Arri LogC3,配合上已經白菜價的各種M43鏡頭,真心是小成本單兵作戰神機。不過在LUMIX GH7和OM-1II之後,我很難想像接下來M43旗艦機身還會如何升級,市場對這些相機也不太有信心,希望這兩台相機不要成為M43旗艦最後的絕唱。
時尚 濾鏡——LUMIX S9
作為一台時尚輕量化版本的入門全畫幅相機,松下LUMIX S9屬於「又愛又恨」的產品。愛是因為超規格的硬體配置,豐富的自定義LUT方便直出,五軸防抖 滿血IMX410帶來的高規格拍照 影片能力,再加上合理的售價。恨是因為機身按鍵數量被砍掉了太多導致操控感甚至不如富士X-M5,握持手感幾乎歸零,沒有機械快門導致只能使用常亮燈。所以它並不是適合每個人的入門全畫幅機身,但對於正好能夠匹配到需求的用戶,松下LUMIX S9是台好相機。
螢幕換新——LUMIX S5D/G97
雖然有人說這些機器在「擠牙膏」,但考慮到日系相機的供應鏈正在迅速萎縮的當今,更換部分配件重新賦予一個新型號名是很正常不過的事情。相機並不能像汽車/手機那樣使用多家供應鏈配件靈活切換,自然會出現幾乎沒有升級的新機型推出。所以無論是前幾年的富士X-T30II還是2024年的松下LUMIX S5D/G97,入門機型只要不停產就是對低預算入門用戶最大的溫柔。
復產卡片機——LUMIX FZ80D/ZS99
即使是拍照手機橫行的如今,依然有不少人因為預算和儀式感的原因去買卡片機。但二手卡片機魚龍混雜,且沒有保修,所以價格合理且有保修的全新卡片機是非常能夠吸引到消費者的產品。松下LUMIX FZ80D/ZS99雖然在影像系統層面一點進步都沒有,但好歹給了消費者能夠合理價格買到超長焦的機會。在我的測試中能夠發現它們的長焦端相比於一倍價格的旗艦拍照手機還是有點小優勢的,對於預算有限的追星族還是有著不錯的吸引力。
值得一提的是,LUMIX ZS99相比於上一代LUMIX ZS80去掉了EVF取景器,這就是因為供應鏈企業倒閉導致的。同一個EVF取景器據說也用在了LUMIX GX9上所以導致LUMIX GX9也跟著停產了。2024年我期望松下能夠儘快推出LUMIX GX10,希望松下能夠儘快實現~
最輕天涯鏡——LUMIX S 28-200mm F4-7.1 MACRO O.I.S.
隨著帶相位對焦點的全畫幅機身逐漸鋪開,松下終於推出了自家的大變焦鏡頭和微距鏡頭,特點都是輕便小巧。松下28-200mm作為目前最小最輕的全畫幅大變焦鏡頭,畫質蠻在線的,同時還可以與機身組成協同防抖,完全可以實現手持運鏡拍攝影片。2024年最輕便的低成本影片拍攝組合里,大疆Pokcet 3配LUMIX S5M2/S9 28-200mm絕對是非常合理的組合。
最輕百微——LUMIX S 100mm F2.8
雖然不是F1.8軍團,但松下這款新百微同樣也有著一樣的口徑和足夠輕便的重量,不止是拍微距可以用這支鏡頭,拿來拍拍其他題材這支鏡頭同樣也可以發揮一下。目前松下這套67mm口徑定焦鏡頭組已經從18mm一直到100mm,並且還有20-60mm和28-200mm這樣的變焦進行補充,對影片創作非常友好。
最小最輕超廣角——LUMIX S 18-40mm F4.5-6.3
作為松下LUMIX S9的兩支配套鏡頭之一,松下 LUMIX S 18-40mm F4.5-6.3顯然亮點充足。目前最小最輕最便宜的超廣角變焦鏡頭,只需要1000元就可以拿下,畫質還相當能打,是松下用戶的福利鏡頭。相比之下,之前廣受好評的20-60mm就成了「牛夫人」,目前市場上有不少用戶賣二手,再也不是以前那個全畫幅最良心套機鏡頭了。
湊數餅乾頭——LUMIX S 26mm F8
如果說今年要評選出一款最沒有誠意鏡頭的話, 松下LUMIX S 26mm F8可能榜上有名。恆定F8光圈,手動對焦,官價不低,對比唯卓仕的AF 28/4.5後就更加顯得毫無誠意。好在這支鏡頭主要還是隨機贈送,唯卓仕也沒有L卡口提供,所以一個贈品也就不多說它什麼了。
徠卡
相比於前幾年的新品寥寥無幾,2024年的徠卡可以說是新品不斷,不過很多產品只能說是「似曾相識」,也有很多產品有著深深的松下印記。
L卡口旗艦——SL3
我相信很多L卡口用戶都在等松下S1RM2,但沒想到的是徠卡上半年發布了SL3後松下一直按兵不動,於是SL3就成了L卡口毫無爭議的旗艦機身。帶相位對焦點的6000萬像素,最高15張/秒連拍,DCI 8K/30P影片拍攝,都是大家意料之中的規格。不過畢竟這台相機是德國製造的徠卡產品,價格自然是高高在上,同預算還有富士/哈蘇的中畫幅可選,自然就被分流了不少消費者。
數碼心膠片魂——M11-D
徠卡M11-D是一台有著膠片相機使用體感的M11,取消了顯示屏,取而代之的是一個ISO撥盤,重量輕了115克。相比於前幾年的富士X-Pro3,徠卡做得更加激進,一點回看機會都沒有,所以這台機器是真的「數碼心膠片魂」。
全畫幅版GR3x——Q3 43
理光GR3x在前幾年得到了一致的好評,徠卡自然也看在眼裡,前幾年就有專利顯示徠卡或許會推出一款40mm左右焦段的Q系列全畫幅固定鏡頭相機,所以Q3 43在2024年就來了。這支鏡頭在光學方面無可爭議,非常的APO,配合上高像素可以通過一系列裁切實現非常誇張的焦段覆蓋。但價格自然也非常誇張,真不是一般消費者能承受的,或許甚至還會比未來富士發布的中畫幅固定鏡頭相機還要貴。
高顏值卡片機——D-LUX8
復產卡片機這件事上,松下並沒有怠慢了徠卡,D-LUX8也煥新出發。說實話24-75mm的鏡頭配合M43傳感器在如今這個時代已經並沒有比手機強多少了,但可樂標和簡潔的設計就是能給消費者更多儀式感。或許生活中不需要一台這樣的相機,但它真的在顏值上可以作為富士X100VI的「平替」。
換標大三元——VARIO-ELMARIT-SL 70-200 f/2.8 ASPH.
徠卡的大三元在2024年也終於出齊了,一整套適馬大三元整整齊齊,2倍增距鏡也一併推出。能夠感覺得到,最近幾年徠卡的L卡口序列已經接近於「躺平」狀態,不知道下一支徠卡自己設計的鏡頭何時能發布了。
適馬
相比之下,適馬2024年的新品可以說是看點不斷,三支標準變焦各有特色並且光圈一支比一支大。同時RF卡口也給適馬敞開了大門,C幅定焦四劍客終於可以拯救入門佳能RF-S用戶了。
F1.8超三元——28-45mm F1.8 DG DN
作為一家喜歡折騰超級規格的品牌,適馬在2024年發了大招,發布了歷史上首支恆定F1.8光圈的全畫幅變焦鏡頭28-45mm F1.8 DG DN。可惜這支鏡頭的變焦比連2倍都沒到,並且隨後發布的索尼FE 28-70mm F2.8 GM太過於耀眼,導致這支鏡頭在發布後不久就沒有了話題度。
幹活神鏡——28-105mm F2.8 DG DN
相比於28-45mm F1.8 DG DN,28-105mm F2.8 DG DN就要務實很多,相比於28-70mm F2.8規格在長焦端拓展很多,特別適合「幹活」。對於很多羨慕於佳能有24-105mm F2.8的索尼用戶也能夠用上一支規格接近的「平替」產品。只是之前已經有了一支騰龍35-150mm F2-2.8,適馬這支鏡頭輕的不夠多的情況下焦段覆蓋更貼近廣角,畫質也沒打贏騰龍,很難讓已經購買了騰龍超三元的用戶變心。
二代變焦——24-70mm F2.8 DG DN II
適馬24-70mm F2.8 DG DN本來就是一支非常出色的標準變焦鏡頭,這次的二代小幅度優化了光學設計,配上了更先進的馬達,增加了光圈環並優化了重量,看起來確實是全能了。我相信接下來適馬還會繼續更新14-24mm F2.8 DG DN,用更好的二代產品去服務專業用戶。唯一會感到背刺的或許是徠卡14-24/24-70用戶,他們也只能用昂貴的一代換標鏡頭了,不過又有多少人買了徠卡版本呢?
超級魚眼——15mm F1.4 DG DN DIAGONAL FISHEYE
作為一家特別愛拍星空的鏡頭品牌,適馬繼續深耕自己的星空拍攝神鏡,好用但冷門的15mm F1.4 DG DN DIAGONAL FISHEYE與之前的14mm F1.4 DG DN組成了星野攝影雙旗艦。雖然我不是這類鏡頭的消費群體,但確實解決了不少星空攝影師的需求,值得肯定。
學習借鑑——50mm F1.2 DG DN
2023年,適馬趁著索尼只有老舊的FE50mm F1.4 ZA和昂貴的FE50mm F1.2 GM情況下發布了50mm F1.4 DG DN,沒想到不到半個月後更好更輕的索尼FE50mm F1.4 GM給了適馬當頭一棒。2024年適馬明顯想要找回一點場子,推出了比索尼FE50mm F1.2 GM還輕一點點的50mm F1.2 DG DN。這支鏡頭結構上有著非常明顯學習索尼FE50mm F1.2 GM的影子,一向非常喜愛堆低色散鏡片的適馬居然學習索尼一片低色散鏡片都沒用。不過根據我自己的使用感受發現,無論再好的副廠鏡頭,在對焦方面始終不是索尼GM的對手,所以這支鏡頭並沒有打動消費者,成為索尼GM的平替。
性價比長焦——500mm F5.6 DG DN OS
比尼康500PF更輕的500/5.6,還只要2萬塊錢,誰能不心動?適馬500mm F5.6 DG DN OS既能夠填補L卡口系統缺少長焦定焦的尷尬,還能讓索尼用戶以相對便宜的價格買到一支高質量且輕便的長焦定焦,讓索尼用戶不再羨慕尼康Z卡口大炮群。當然我相信索尼系統的打鳥愛好者也同樣希望適馬能夠搞個同樣不太貴,焦距能達到800mm的定焦,那就用起來更爽了。
LK森養
森養光學在2024年又改名了,改成了LK森養,新品數量也明顯減少。
L卡口首鏡——AF 35-150mm F2-2.8 L
本來以為L卡口用戶終於也能用上超三元鏡頭了,沒想到適馬也跟著發布了超三元變焦。森養AF 35-150mm F2-2.8 L還是蠻厲害的,畫質說不定能小勝適馬28-105mm F2.8 DG DN ,但說實話在國內買森養的都是勇士,畢竟保修是個大問題。
並不是最輕35mm F1.4——AF 35mm F1.4 P FE
這是森養第三代索尼FE卡口35mm F1.4,重量下探到了470克,在索尼系統里遙遙領先。但實際上尼康Z卡口的35mm F1.4更是做到了415克,所以並不是最輕的自動對焦35mm F1.4。
創意十足——可更換光學鏡組鏡頭
這是世界上第一支可以更換光學結構的餅乾鏡頭,簡單來講就是國產MTZ轉接環中間加了一套可更換鏡組。目前森養提供了21/28/32三個焦段,光圈從F2.8到F3.5不等,價格則要達到3000多。說實話同樣是索尼系統,買個449的唯卓仕AF 28/4.5明顯性價比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