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9年,理察·歐文爵士站在恐鳥骨架旁邊,手裡拿著有史以來發現的第一個屬於恐鳥的骨頭碎片。
他當時判斷,這塊骨頭屬於一種完全未知的巨型鳥類,還被學界嘲笑了。但後來發現的大量骨骼標本證明了歐文的理論是正確的。

1930年代,一艘正在製造中的飛艇,設想站在下面是何等的壯觀與震撼。

世界上最後一艘商業遠洋帆船 - 帕米爾號 - 環繞合恩角,1949 年

1944 年 11 月,無畏號航母上的海葬,白色的布袋裝著陣亡的士兵的遺體,船上的美軍正把這些屍袋拋下大海,這是當時海軍的最高榮譽葬禮。
二戰後期,日軍漸處下風之後,開啟了瘋狂模式。他們對美軍進行一系列自殺式的襲擊,開著飛機撞向美國「無畏號」航母,航母上六十多名海軍喪生,導致美軍損失慘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部署之前,一個孩子跑向他的父親。1940 年 10 月 1 日。

1972 年,當時臭名昭著的安第斯飛機失事倖存者。
機組人員,一群年輕的橄欖球運動員及其親屬共45人,在雪山面臨食物匱乏、寒冷、缺氧和傷痛,最終16人靠吃遇難者屍體充飢並翻越山脈,堅持72天後成功獲救。

魯迅的母親魯瑞,喜歡朱安聽話順從的品性,在沒有徵得兒子同意的情況下,設計讓魯迅回國,並在魯迅不知情的情況下,聯合兩家訂婚。

魯迅回國後大吃一驚,但他也無法推脫這門親事,後來,魯迅學成回國,他與朱安雖住一處,卻幾乎不交流。
朱安沒什麼錯誤,也想方設法討好魯迅和公婆,但魯迅對她避而不見,朱安在家守著房子、照顧魯迅的母親十三年,與丈夫始終都是最親近的陌生人。
獨守空房四十餘年,臨終前,朱安表示希望死後能葬在魯迅身邊,不過最終還是被安葬在公婆的墓旁。

朱安在北京八道灣居所的照片,從照片中可以看出,魯迅給予朱安的物質生活條件還是不錯的。

保羅·羅弗西1997年12月為義大利版《vogue》拍的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