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日本漫畫家龍樹諫在其作品《我所看見的未來》中關於2025年7月5日預測強震的言論被廣泛傳播,令不少民眾感到恐慌。龍樹諫的預言稱,將在清晨4時18分發生一場威力為311地震三倍的超強海嘯,其震央位於日本與菲律賓之間的海域,預計會導致三分之一國土沉沒。這樣的言論迅速在社交網路上引發熱議,超過20萬人熬夜關注直播,以防發生災難。
當時,社交媒體的討論熱度不斷上升,無論是年輕人,還是中老年人,都在不同的平台上表達著對這次事件的擔憂和關心。為了應對可能的災難,日本各大TV台和網路平台紛紛推出直播,及時向民眾播報相關消息,監測地震活動。許多人早早守在電視機前,或者通過手機、電腦收看直播,等待確認這場傳說中的強震是否會如預言中所說發生。
然而,當地時間4時18分到來之際,令人感到意外和寬慰的是,整個日本並沒有發生任何強震或海嘯。這一結果讓熬夜守候在直播前的民眾鬆了一口氣,大部分人在看到這一情形後紛紛通過社交媒體表達出釋然之情,同時也產生了一些質疑的聲音。很多人質疑,作為公眾人物,龍樹諫的預言是否會在沒有確鑿依據的情況下產生如此大的影響。
部分專家也對此事發表了看法,認為這種關於自然災害的預言往往會引起恐慌情緒,而公眾應更加關注科學研究與真實的數據。科學家們指出,自然災害的預測是一項極其複雜且不確定的任務,目前的技術和科學知識尚無法做到準確預測地震的具體時間與地點,因此希望公眾能夠理性對待這類預言,不要輕信無根據的預言。
對於龍樹諫的預言,許多粉絲持有不同的態度,他們認為這些故事雖然是虛構的,但也給人們提供了一定的思考空間,以及對自然的敬畏與珍惜。然而,隨著事件的發展,也有聲音開始呼籲關注更為現實的問題,如氣候變化、環境保護等,而不僅僅是聚焦於不靠譜的預言。
根據媒體統計,這場直播吸引了超過20萬人次收看,期間觀眾不僅關注地震的發展情況,也在直播留言區進行討論,形成了一種集體的緊張氣氛。這種熱潮甚至吸引了一些新聞報道的關注,成為新聞媒體熱議的焦點。雖然未發生強震,但此次事件也在公眾中引發了對自然災害的熱切討論。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場「深夜守候」的風潮中,相關的心理健康問題也引發關注。長時間的焦慮和擔憂可能對一些人的身體和心理造成負擔,因此專家建議,在面臨自然災害預警時,公眾應該學會理性看待,提高自我心理調節能力與應急預判能力,而不是盲目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