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天然氣需求龐大
川普希望能大賣美國石油天然氣,那麼天然氣市場如何呢?根據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氣交易商殼牌的估計,至2040年,全球天然氣市場規模還要再增長6成,看來美國頁岩氣的確大有可為。
殼牌認為,亞洲經濟體的增長,以及人工智慧造成的用電量大增,還有為了減碳把燃煤發電改為燃氣發電的過渡時期手段,在在使得燃氣發電需求水漲船高,液化天然氣的需求也就跟著增加。
殼牌2024年時的年度液化天然氣預期報告認為到2040年全球液化天然氣需求為每年6.25-6.85億噸,2025年的年度液化天然氣預期報告中預估再度調升,預測為每年6.3-7.18億噸,殼牌認為全球需要更多天然氣用於發電、供暖、產業與交通用途。
中國與印度都在增建液化天然氣進口相關基礎設施,以提升進口容量。中國為最大液化天然氣進口國,2024年中國進口天然氣,含管線進口與液化天然氣,總計為1.3196億噸,其中7,665萬噸為液化天然氣。印度方面,預期天然氣消耗自2023 - 2030年將增長6成,國內產出增加的速度遠遠趕不上需求增長,因此進口液化天然氣需求將倍增。
許多原本是天然氣生產、出口國,如今產量逐年減少,以及本身年輕人口紅利、經濟增長,自身要消耗掉的天然氣更多,能出口的量跟著減少,這些國家包括阿爾及利亞、埃及、馬來西亞、印尼,預期4國未來15年產出將減少5,000萬噸。
為了滿足尤其是亞洲的天然氣需求,到2030年必須增加1.7億噸的添加液化天然氣產能,但是添加產能的進度卻相當緩慢,主要因為地緣衝突、法規干擾、勞動短缺、供應鏈瓶頸等諸多障礙,使得添加液化天然氣產能有高達3,000萬噸延後到2028年。
在2024年全球液化天然氣貿易只增加了200萬噸,達4.07億噸,添加量是過去10年來最低,遠低於原本預期的增加量範圍700-2,000萬噸,主要就是因為添加產能的各種障礙。
預期到2030年,主要增加的液化天然氣供應來源,就是來自美國,有望達到每年1.8億噸,占全球總供應量三分之一。另一方面,卡達的北方油田擴大計劃預計將於2026年完工上線,到2035年,美國與卡達兩國,就能供應全球液化天然氣需求的6成。
看來,川普的賣油氣大計,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至少天然氣部分,美國有望成為主力供應大國。
(首圖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