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中地 - 每日更新
宅中地 - 每日更新

贊助商廣告

X

孩子要給玩具上顏色?!我們不妨先想一想……

2025年03月03日 首頁 » 模型手辦

看標題不難猜出,這無疑是一篇聊新手塗裝入門的文章。隨著AI們的發展,我相信D什麽什麽或者K什麽什麽現在已經能整理出功能性很強的此類資料匯編或者經驗總結了。所以,作為「人的文章」,本文主要是個人的觀點輸出,也不知道有沒有共識。

本文的寫作動機源於昨晚老友打來電話聊天。隨著年齡的增長,在網上交流分享的人較之我越來越年輕。人生經歷、時代記憶、生活體驗,也愈發不同。有些我經歷過的他們正在經歷,也有些我從沒也不會經歷。打開新聞,熟悉的名人離世,商場改造,影院結業。而老友們,像是存於舊日的光影,無需多言,彼此也曾同路而行。

其間就聊到了他孩子要給玩具上顏色的話題,因為沒什麼準備,或者說很意外,有些表達比較零碎,今日重新梳理一下,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一起看看。

模玩塗裝這門手藝的出現與發展,源自微縮模型(miniature)的發展。今天不追溯太久,19世紀的維多利亞時代,微縮模型在藝術和收藏領域迎來繁榮,娃娃屋成為流行的微縮藝術品。這些做工精美的玩具,彰顯著擁有者們的財富地位,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理想和對完美家庭生活的願景。同時,微縮繪畫也達到高峰,藝術家們在微小的畫布上也能創作出高度精細的作品。

時過境遷,彈琴、繪畫、舞蹈等等不再僅僅是宮廷貴族味的高雅娛樂,早已進入兒童心智啟蒙的領域。而到底是讓孩子隨便玩玩,還是講究一些,復古一些,成了一些當代家長的選擇題。

這麼說吧,一個玩具、一種遊戲或一項運動需要玩家花時間練習某種的技術,才能完成使用體驗。而且這種體驗還會因技術高低有所差異。如今的我們該怎麼評價這種商品?如果是能激發優越感或者說差異化的小眾產品,這或許還是個加分項。但如果是面向大眾的商品,那有些家長就會問了,學習這項技術除了玩玩具以外,有沒有可以遷移的好處,比如考試漲分、升學加分。

一般學校和補習班的「學」,往往有成果保底的任務。這種「講、學、考」的流程,主要目的是讓學生變得「有用」,對社會有用,對別人有用。教育普及化之後,這種目標明確的「學」,必然會和拍婚紗照、報團旅遊一樣套路化、流水線化。並不會太區分學生作為「人」的主體性,而是在優化流程,批進批出,「有教無類」。而對於大多數孩子,這些或多或少都是必選項。學習些安身立命賺錢戶口的本領並沒錯,問題是這種「非我」的訓練對一些孩子的時間精力占用過多。使得他們精疲力盡,沒有餘閒去發現自我。休閒時間要麼趨近於放空,要麼追求一些快速回報的多巴胺項目。

減負政策在一些地區落地之後,有些家長面對富餘出來的時間,眼看著孩子「沉迷手機」,心生抱怨。會生出一種「把時間教給孩子,他就會躺平擺爛」的錯覺。在我看來這種現象是「學」的異化,導致的「玩」的扭曲。學校里的老師總是說,我們不僅教授知識,更是培養學習習慣,潛移默化地讓學生觸類旁通,學會學習的方法。但是,但凡它叫「學校」,都只能提供非個人化的預製套餐,統一安排的痕跡過重,很多孩子連對其進行剪裁和取捨都做不好,何談學會自主學習。

「玩」,或者說大多數「Unusual hobby」,都包含著探索、試錯,根據需要一邊動腦子一邊練技術。是「我」要做,做給「我」的,審視並調整自我審美,丈量並提高自身能力,多維度發現、認知並完善自我的過程。玩家需要自己決定學什麼、怎麼學、達到什麼目標,實現一個「自學自樂」的循環。但目前看,在對抗「學習套路化」之餘,還要警惕「體驗商品化」。

日本思想家內田樹的《下流志向》里有具體闡述,簡單理解就是商品邏輯中「等價交換」原則,讓孩子們潛移默化地覺得付出就要有相應回報。如果沒有如期的回報,甚至是回報過慢,這種交換都是有問題的。從而厭惡、排斥長回報或回報不確定的事情。書里認為「消費者心態」和「學習」這種「學了才能明白有什麼用」的活動本質上有衝突,但如今看來,這對於更沒強制力和功力好處的「玩」也是種衝擊。

積極地看,「玩」本應是學習工作之餘,玩家打破外部環境約束、超越日常、展示不凡的契機。在玩的時候,我可以是我,我也只會是我。可以暫時放下種種社會身份和與之不得不承擔的責任。而模玩塗裝和把玩、展示一樣,是玩家和玩具的一種交流,一種更深度參與的精神體驗。雖然有人會不認同,但我依然認為在這個過程中技術不是最重要的。和兒童畫一樣,重要的是想法和表達。而技術只是承載表達的方式。技術好,表達充分,叫好叫座;技術欠佳,也不那麼影響玩家自己對這種表達的認知。塗裝如果不是接活或炫耀需要,終究不是塗給別人看的。

分享一下我個人的塗裝體驗。以高達為例,對我來說我買的這些並不是塑料玩具,而是馳騁於天地件的巨大神兵利器。但視覺上又很塑料很玩具怎麼辦?通過塗裝和攝影來緩解「它們是塑料玩具的錯覺」,讓它們的「真身」更好的顯現出來。塗戰錘棋子就更是了,幾乎就是個「招魂」的過程,千軍萬馬從板件上踏空而出,金屬的光澤、皮膚的質地、戰爭和痕跡逐漸顯現。

說回孩子要給玩具上色這件事。我直言,一般家長不一定懂模玩、懂塗裝、懂奧特曼、假面騎士、高達,也沒必要懂,家長生他養他管吃管喝已經完成任務了。剩下的只是為他的遠航提供一下基礎的物質保障。對於「玩」的事,儘量讓孩子用更現代的方式和同齡人多交流學習吧,他們才是同路人。如果其他孩子也不懂,那就乖乖等著讚美吧,你孩子可能已經是整條街這方面最靚的仔了。

孩子要給玩具上顏色?!我們不妨先想一想……

宅中地 - Facebook 分享 宅中地 - Twitter 分享 宅中地 - Whatsapp 分享 宅中地 - Line 分享
相關內容
Copyright ©2025 | 服務條款 | DMCA | 聯絡我們
宅中地 - 每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