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唯卓仕發布了APS-C畫幅定焦三劍客AF 23/33/56 1.4,用高品質的全金屬鏡身,能湊合畫質和良心的售價讓入門用戶也能體驗到大光圈的快樂。2022年當富士發布了4000萬像素的X-H2後,我還專門拿這套三劍客裝到高像素機身上進行了測試,除了AF 56/1.4確實色散有點重以外,其他兩支都屬於堪用水平。

2024年下半年唯卓仕開始更新這套產品,先後發布了Air系列的AF 56/1.7和35/1.7,畫質都遠超這個價位該有的水準。最近我們收到了唯卓仕AF 25/1.7,APS-C畫幅Air系列三劍客終於湊齊了(如果算上全畫幅就是五支)。

簡單講講這支鏡頭的外觀和配置。三支APS-C畫幅Air系列鏡頭擁有相同的造型和尺寸以及重量,並且實測完全沒有呼吸效應。所以對於想要拿APS-C畫幅拍攝影片的用戶,完全可以直接買一整套作為工作鏡頭。

等效35mm的鏡頭在光學設計上是頗有難度的,既要考慮到如何靠非球面鏡片糾正球面像差,同時也要考慮色散、虛化等多方面因素。由於此前國產鏡頭品牌的非球面鏡片加工工藝不太完善,其他幾款等效35mm國產定焦都沒有使用非球面鏡片。而唯卓仕AF 25/1.7則在899元的價位上提供了1枚非球面鏡片1枚低色散鏡片,所以在畫質上是有「盼頭」的。

畫質方面也確實和之前的產品有了巨大的飛躍。無論是拍遠景還是拍近景,唯卓仕AF 25/1.7都可以放心大膽的全開光圈進行拍攝。

焦距:25mm 光圈:F1.7 感光度:ISO400 快門速度:1/26s

100%放大截圖
與AF 56/1.7和35/1.7不同的是,唯卓仕AF 25/1.7的虛化能力就要差很多,尤其是半身甚至全身人像。只有在拍攝特寫的時候才能有比較明顯的虛化效果,這就是小廣角定焦不可避免的事情。

焦距:25mm 光圈:F1.7 感光度:ISO125 快門速度:1/200s

100%放大服飾細節
我也刻意去拍攝了一些虛化樣片,只能說如果你想追求「刀銳奶化」的大光圈快樂,還是得上唯卓仕AF 56/1.7。但如果你只是想要有點虛化感,唯卓仕AF 25/1.7至少比大部分餅乾鏡頭27mm F2.8要有更多虛化量。

焦距:25mm 光圈:F1.7 感光度:ISO125 快門速度:1/750s

焦距:25mm 光圈:F1.7 感光度:ISO125 快門速度:1/85s
色散方面我得分兩部分說。首先在我們的影棚進行實拍測試中,能夠看到唯卓仕AF 25/1.7在全開光圈下是有輕微色散的,縮光圈到F2就能完全消除。這個色散的程度是要優於富士XF 23/2 WR的。而同一場景下的唯卓仕AF 27/1.2Pro就毫無色散,畢竟唯27是真的C幅鏡皇,沒有對手。

F1.7全開光圈下的輕微色散

F2光圈下色散迅速消失
而在我們的實拍測試中,即使是比較嚴苛的大光比場景,依然很難拍出唯卓仕AF 25/1.7全開光圈時的紫邊。所以考慮到唯卓仕AF 25/1.7和唯卓仕AF 27/1.2Pro的差價,唯卓仕AF 25/1.7完全可以作為唯卓仕AF 27/1.2Pro「下位替代」去購買。

焦距:25mm 光圈:F1.7 感光度:ISO250 快門速度:1/280s

關閉色差糾正後的100%截圖
回到核心話題,唯卓仕AF 25/1.7值不值得買?我來給各個品牌用戶分析一下。目前富士XF 23/2 WR的二手價格已經只要1300元上下,金屬鏡身 銀色可選,搭配銀色X-M5甚至可以當X100系列平替來使用。但富士XF 23/2 WR的畫質只能說相當一般且近攝時畫質跌落比較厲害,同時富士XF 23/2 WR的視角要比富士XF 23/1.4 II更廣,和唯卓仕AF 25/1.7一樣並不是一支常規的等效35mm定焦。如果你在意的是畫質/價格而不是顏值的話,近攝更好的唯卓仕AF 25/1.7是個實用主義至上的選擇。

焦距:25mm 光圈:F1.7 感光度:ISO125 快門速度:1/800s

放大100%截圖
索尼E 24/1.8ZA則是一支2011年發布的老鏡頭,和如今的產品存在代差,目前已經停產但二手價格比富士XF 23/2 WR還貴。所以如果不是對金屬鏡身 小藍標有情懷的用戶,我同樣也更推薦唯卓仕AF 25/1.7。

焦距:25mm 光圈:F2.5 感光度:ISO125 快門速度:1/1600s
只有尼康用戶因為有著便宜大碗的Z DX 24/1.7(二手也同樣1300左右),體積重量比唯卓仕更小更輕,二手買入基本可以玩一陣子平價賣出。這些種種優勢下是買一支大概率不會貶值且更小更輕的尼康原廠,還是大概率畫質更出色的國產副廠,就會讓人很糾結了。如果要我選擇的話,只買一支我會選尼康原廠,如果我買多支我就買一套唯卓仕。

第二個問題就是唯卓仕Air系列三支鏡頭都如此優秀的情況下該怎麼選?我的建議是:如果你沒有明確你自己的需求,那麼只能買得起一支的情況下優先考慮唯卓仕AF 35/1.7,因為標準定焦就是更加萬金油一點。如果你有預算負擔得起兩支鏡頭,那麼唯卓仕AF 25/1.7搭配AF 56/1.7能夠拍攝的主體豐富度也會更多。至於有錢買得起三支和有自己明確使用需求的用戶,直接按照自己需求買就可以了。

在這個「狗定勝牛變」已經失效的時代,唯卓仕用一整套Air系列定焦組告訴消費者,即使是最廉價的入門級定焦鏡頭,只要認真做也可以給到優秀級別的畫質表現。高端鏡頭和入門鏡頭可以在鏡身材質、光圈值以及功能按鍵上做出差異,但畫質應該儘可能的普惠給所有消費者。接下來就看唯卓仕後續的LAB系列旗艦定焦能否繼續穩定發揮,給到中高端消費者更多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