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中地 - 每日更新
宅中地 - 每日更新

贊助商廣告

X

喬治亞理工學院研發可運動無感佩戴的AR控制傳感器

2025年04月14日 首頁 » 熱門科技

喬治亞理工學院的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出一種幾乎隱形於肌膚之下的微結構大腦傳感器。這款傳感器能夠巧妙嵌入毛囊間隙及皮下微小空間,精準捕捉高保真度的神經信號。

在一項針對 AR 影片通話控制的實驗中,該傳感器在皮膚與傳感器接觸面電阻極低的情況下,展現出了長達 12 小時的持續高保真信號捕獲能力,準確率高達 96.4%。

喬治亞理工學院研發可運動無感佩戴的AR控制傳感器

腦機接口喬治亞理工學院研發可運動無感佩戴的AR控制傳感器技術致力於構建大腦電活動與外部設備之間的直接溝通橋樑,而喬治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則致力於開發既易於佩戴又具備高度可製造性的傳感器。

傳統的 BCI 系統往往受限於笨重的電子設備和剛性傳感器,難以在用戶日常活動中保持穩定工作。

為此,研究團隊融合了最新的微針技術與可穿戴傳感器技術,打造出這款幾乎難以察覺的微結構大腦傳感器。它能夠長時間穩定地監測大腦信號,且輕鬆嵌入毛囊之間,實現無感佩戴。

該傳感器的核心組件採用導電聚合物微針捕獲電信號,並通過柔性聚醯亞胺/銅線進行信號傳輸,所有這一切均巧妙封裝在一個小於1毫米的微型空間內。

喬治亞理工學院研發可運動無感佩戴的AR控制傳感器

在實驗中,該傳感器在皮膚與傳感器接觸面電阻極低的情況下,成功實現了長達 12 小時的高保真神經信號捕獲。被試者能夠在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裡自由站立、行走和跑步,而腦機接口則準確記錄並分類了神經信號,準確率高達 96.4%。

在測試過程中,被試者能夠輕鬆查找電話聯繫人、發起和接受AR影片通話。這款微型大腦傳感器不僅能夠接收視覺刺激,還允許用戶完全自由行動,為 AR 交互帶來了全新的可能性。

宅中地 - Facebook 分享 宅中地 - Twitter 分享 宅中地 - Whatsapp 分享 宅中地 - Line 分享
相關內容
Copyright ©2025 | 服務條款 | DMCA | 聯絡我們
宅中地 - 每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