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資深富士用戶,我首發購買了一台富士X-M5,畢竟有著C幅頂級影片規格 輕便重量且高顏值的機器真的無法拒絕。不過那么小的機身如何去搭配鏡頭,確實是需要考慮一下的問題。所以我拿手頭現有的鏡頭做個實拍,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對於鏡頭搭配的理解。

我認為選擇X-M5的配套鏡頭需要有以下三點原則:
1、鏡頭要足夠小足夠輕。富士X-M5僅有355克,並且手柄是相對比較小的,握持手感相對較差,如果「頭重腳輕」的話使用體驗會相當不好。所以變焦鏡頭自然需要儘可能比機身輕,定焦鏡頭如果能夠比機身輕一半那就更好不過了。
2、儘可能優先選擇帶光學防抖的鏡頭。富士X-M5沒有機身防抖,考慮到拍攝成功率,變焦鏡頭自然需要優先考慮帶鏡頭防抖的產品。
3、鏡頭外殼材質優先考慮漆面/金屬。雖然富士X-M5是一款「塑料」機身,但實際到手後的質感和做工都是超出預期的好。如果搭配塑料 磨砂質感的鏡頭,機身和鏡頭的材質差異會比較大,看起來不是很協調。
基於以上三點,我就可以篩選一下我認為比較合適的鏡頭了。

首先是標準變焦,其實套頭XC15-45mmF3.5-5.6 OIS PZ或許就是最合適X-M5的標準變焦,135克的重量無論是對錢包還是對手腕都沒什麽負擔。其次是XF18-55mmF2.8-4 R LM OIS和新發布的XF16-50mmF2.8-4.8 R LM WR,前者有防抖但歲數有點大,長焦端畫質肉一點,後者沒防抖但畫質沒短板。至於適馬18-50mm F2.8,雖然很輕但鏡頭材質是磨砂的,顏值上面次一級。

而更進階的那些變焦,體積重量都會大幅度上升,會出現比較明顯的「頭重腳輕」。

原廠定焦方面,兩支餅乾定焦XF18和XF27自然是絕配,兩者都是非常經典的街拍/日常記錄好規格。其次是一整套輕便定焦也相當不錯,包括XF8/16/23/35/50這五支,顏值上和富士X-M5匹配的相當好。

至於副廠定焦,如果從顏值上優先考慮的話,銘匠和唯卓仕老款三劍客是能夠較好匹配X-M5的,金屬質感出眾且重量相對不算很重。但這些鏡頭在畫質上只能說普普通通,和最近一年內發布的更新款國產鏡頭相比差很多意思。

如果你需要更好的畫質,目前比較強的唯卓仕AF 56/1.7(未來會推出的AF 35/1.7)和美科AF 33/1.4、56/1.4都是磨砂材質的,雖然重量上使用體驗不錯但顏值一定會打折扣。而思銳的狙擊手系列雖然是金屬 碳纖維材質,但F1.2的這套大光圈定焦裝在X-M5上就有點太重了,更適合X-H或者X-S系列機身。

至於長焦鏡頭,我覺得臨時用用體積大點一點問題都沒有,但日常使用的話就比較陰間了。如果真有高頻率長焦鏡頭使用需求的話,可能一開始就不該買X-M5而該加錢買X-S20。

總的來說作為一台輕便機身,富士X-M5的鏡頭選擇還是相當豐富的,具備較高的可玩性。同時因為機身性能足夠出眾,我相信在未來的4-10年裡這台相機會一直是相當「網紅」的入門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