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以往的慣例,博士在網路社群里閒逛,看看有沒有什麼有趣的話題可以聊聊,還真被我發現了一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張有趣的照片:在日本北海道的一處建築工地上,一台挖掘機正在靈活地裝卸土方,而不同尋常的是這台機器的駕駛艙里卻空無一人!什麼情況?
鏡頭一轉,另外一張照片給出了答案。工地旁邊一間工作室中,幾位很年輕的學生正盯著屏幕,雙手在控制台上飛速操作。玩家們肯定看出,操控裝置非常類似遊戲搖杆,不過學生們顯然不是在進行遊戲直播,而是在遠程操控外面的挖掘機進行工作。日本媒體形容這是建築業與電競圈的一次神奇跨界合作,其正在破解社會上存在的人力短缺難題。
日本(其實還有諸多國家)近年來被「少子化」和「老齡化」折騰得夠嗆,換句話來說,可以投入工作的年輕世代數量在減少,影響到了一些產業,尤其是建築業。在大家的印象中,工地的工作「又苦又髒又危險」,願意來的年輕人越來越少!缺到什麼程度呢?博士去簡單查了一下,2024年上半年,因為招不到人而破產的日本建築公司比2023年多了兩倍多!
那麼年輕人都願意幹什麼呢?文章題目其實已經給出了一個答案,那就是電競。據說全日本有2000萬電競玩家,其中很多是15到24歲的年輕人,打遊戲輕鬆又好玩,誰願意去工地啊?不過有些高人看到了其中的機會,比如:科樂美(KONAMI)電競學院的校長梅村先生,他認為建築業和電競圈表面上是兩個不相關的領域,而實際上兩者都需要「很高的操作技巧」。
於是KONAMI電競學院和建築公司一拍即合,弄了個特別的跨界計劃,就是文章開始提到的讓電競高中生用遠程操控的方式進行工地工作。工地上的挖掘機(或者其他的機器)裝上了高清攝像頭和5G網路,而學生們只需要坐在小屋內,看著兩台屏幕上的實時畫面,用四根遊戲搖杆一樣的操作杆控制機械臂。其實這和玩某些模擬遊戲沒什麼本質區別了,只是把虛擬世界的角色換成了真實的鋼鐵機械。
根據相關內容,一開始,參與計劃的高中生還有點緊張,畢竟屏幕里的挖掘機比遊戲裡的角色難操控多了,比如:機械臂的力度不好把握,視角轉換容易出錯,想要「把土準確倒進卡車」里難度很大等等。不過學生們打遊戲練出的專注力和靈敏反應很快派上了用場,「微操」和「預判」可是打電競的基本功,三天下來,他們已經能熟練完成挖地基、裝卸土方這些基礎操作了。
一個學生反饋:「本來以為開挖掘機很簡單,自己上手才知道要學的太多,但習慣了之後超有成就感!另外,遊戲玩的好的人的確可以更快地上手」!而更值得關注的是:上述消息出來後,許多年輕人也對這種「打遊戲就能上班」 的模式很感興趣,調查顯示:70%的日本年輕人覺得 「遠程開挖掘機很酷」,不少人說 「原來工地也能這麼玩,有點想試試了」。
博士覺得:真正能在電競圈裡打出名堂的人少之又少,而那些被「淘汰」的人的操作能力在建築業卻又綽綽有餘。跨界合作新思路給所謂的電競人一條新的出路,又能解決建築業人力短缺問題,可謂一舉兩得!其實,我剛看到上述資訊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工地,而是戰場。未來的高科技對抗,比如無人機大戰,不就像打RTS遊戲一樣嘛,而單兵作戰,就是在玩FPS遊戲,你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