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Review發布了富士GFX100RF的初步測評,以下為該文章的中文翻譯(有刪減、補充和修正)——
富士GFX100RF是一款採用1.02億像素傳感器的中畫幅數位相機,集成35mm F4(等效28mm),售價為34900元,預計4月底上市。該機有黑色或黑銀雙色可選,並附贈編織肩帶、濾鏡環、保護濾鏡以及與機身顏色匹配的方形遮光罩。
核心規格
- 中畫幅(44 x 33 mm)1.02億傳感器
- 35mm(等效28mm)F4鏡頭,帶葉片快門
- 576萬點OLED電子取景器
- 使用濾鏡環和濾鏡時具備防塵防滴性能(隨機附贈)
- 主體識別自動對焦
- 畫幅比例轉盤
- 3.2英寸可上下翻折後置觸摸屏
- 最高支持4K30P影片拍攝
- 內置4檔實體ND濾鏡
- 20種膠片模擬效果
新功能與亮點
- 固定鏡頭中畫幅機身
GFX100RF採用了全新設計,基本上就是 「中畫幅版X100」,雖然型號中帶有「RF」(旁軸)字樣,但實際上不僅沒有沒有旁軸取景器,也沒有X100/X-Pro系列那種模仿經典旁軸相機外觀的光電混合取景器。相反,GFX100RF只有電子取景器,位於機身背面左上角。
機身相比可換鏡頭GFX相機瘦身不少,但依然頗具存在感,很難將其塞入口袋。尤其是裝上隨機附贈的方形遮光罩後,雖然增添了風格,但必須安裝在適配環上,顯著增加了厚度,以犧牲便攜性換取防眩光效果。
與X100VI一樣,GFX100RF可通過適配環和濾鏡實現防塵防滴,但這同樣使其體積增大。安裝濾鏡後,遮光罩仍可固定在適配環上。
-集成鏡頭
富士表示選擇28mm等效焦距有兩個原因:一是儘可能縮小相機體積,二是讓用戶在不依賴機身防抖或光學防抖的情況下,能以相對較低的快門速度拍攝。
鏡頭由8組10片鏡片構成,包含兩片非球面鏡片。最近對焦距離為20厘米,安裝適配環後可使用49mm濾鏡。
集成鏡頭還配備鏡間快門,使GFX100RF能支持1/2000秒閃光燈同步(技術上可達1/4000秒,但使用如此短暫的曝光可能會截斷部分閃光脈衝)。
-畫幅比例轉盤
相機背面螢幕上方有個巨大的轉盤,其唯一功能是對圖像應用各種裁剪,改變JPEG的畫幅比例(不影響RAW)——並減少你使用的傳感器面積和解析度。
有九種比例可供選擇,可使用黑邊、邊界框或提高被裁剪部分的不透明度。
-數碼(裁切)變焦杆
除了選擇畫幅比例轉盤, GFX100RF還有裁剪變焦杆,通過放大模擬使用更長焦距鏡頭的效果,該撥輪位於電源開關和前控制撥盤下方。
下表列出了每種裁剪對應的等效焦距,也提供了全畫幅等效焦距以供參考。
一共有3檔變焦,第一檔相當於全畫幅,第二檔接近APS-C,第三檔則是M43。
與畫幅比例裁剪一樣,變焦僅應用於JPEG,RAW文件保持不變。
競品分析
集成鏡頭相機市場雖小,但競爭還是有的,尤其是在高價位市場。徠卡Q3憑藉其高解析度全畫幅傳感器和28mm焦距,是GFX100RF最顯而易見的競品,而富士自家的X100VI也是潛在競爭者,適合那些偏愛35mm視角或想要更小、更便宜機型的用戶。
DPReview這裡還納入了哈蘇X2D,雖然這是一款可換鏡頭相機,但傳感器相似,而且同樣採用鏡間快門設計,所以將其納入對比。
畫質
GFX100RF的傳感器看似超越了許多集成鏡頭相機,在良好光線下,預計其更大的傳感器會帶來相應的畫質優勢。
但在弱光場景,還得考慮通光量。全開光圈下,Q3光圈更大的鏡頭使其具有1.7EV的潛在優勢,儘管其傳感器較小;而X2D有比F4大得多的鏡頭可供選擇(儘管價格不菲)。
另外,由於GFX100RF不具備機身和鏡頭防抖,這進一步降低了其在光線不足時的拍攝能力,即使考慮到鏡間快門能減少抖動的風險。
機身與操控
GFX100RF相對寬大且方正,不過小握柄使其更易握持。雖然對於集成鏡頭相機來說無疑較大,但它並不特別重。
後置觸摸屏可以上下傾斜,但不能左右傾斜,與富士其他一些相機相同。電子取景器明亮清晰,便於構圖。
GFX100RF控制元素拉滿。有兩個可編程指令撥盤:前方的一個滾輪和後方的一個傳統撥盤,後者可點擊循環切換功能。還有一個專用的曝光補償撥盤和自動對焦模式控制。
快門速度和ISO控制共享一個撥盤,後者需要先拉起邊框再旋轉。鏡頭有一個光圈環,包括自動檔和兩個相對的凸起,便於轉動。
裁切變焦杆和畫幅比例轉盤,兩者都無法自定義為其他功能。然而,前面板上的撥杆完全可定製,能為其分配多達四個功能,因為它可以區分輕彈和拉拽並保持。後一個動作大約需要三秒激活。中間還有一個可定製按鈕。
操控細節
默認情況下,Q鍵會調出一個可定製的螢幕控制面板,位於握柄邊緣,這使得在不調整手部位置的情況下難以按下。這種布局在較小相機上尚可理解,因為無處可放,但在背面空間如此充裕的相機上顯得令人費解。同樣難以在操作相機時觸及的是位於曝光補償撥盤正上方的頂部小按鈕,它沒有標籤,但可定製。與富士許多相機一樣,還可以通過觸摸屏上下左右滑動控制多達四個設置。
你也可以使用觸摸屏定位自動對焦點,雖然相機有專用的搖杆。
雙UHS-II SD卡槽位於相機右側,左側則有耳機和麥克風插孔、USB-C埠和微型HDMI埠。
續航
GFX100RF使用16Wh的NP-W235電池,與GFX 100 II或X-T5等相機相同。在正常模式下,其續航能力達到820張,相當了得。
初步印象
GFX100RF註定是一款小眾經典,不一定能一上市就成爆款。相比X100VI,它焦距不同,沒那麼漂亮,沒光電混合取景器,機身更大,價格也更高。
它也是一款充滿個性的相機,最大的特點是數碼變焦杆和畫幅比例轉盤。前者利用高像素中畫幅傳感器,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集成鏡頭相機的「靈活性」,使其不僅是一台配備28mm等效鏡頭的1.02億像素中畫幅機,還是35mm的6100萬像素全畫幅相機,等效50mm鏡頭的3100萬像素APS-C相機,以及等效63mm鏡頭1900萬像素的M43相機。
在某些方面,這款相機像是富士的集大成之作。它是該公司過去幾年所做一切的結晶,具有物理控制相機的關鍵功能,並專注於在相機內創建你想要的圖像,而無需在外部程序中進行裁剪或調色。
更多細節,可在DPReview官網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