繃不住了兄弟們,喜歡搞正確的遊戲媒體居然被劍星的女主給干「破防」了!
關於劍星這款遊戲,想必大家都已經有所了解了,本作自公布之初,熱度就非常高。再加上最近試玩版的放出,讓一部分喜歡劍靈的玩家,紛紛感嘆金亨泰「寶刀不老」,一出手端出的「油膩師姐」就那麼的出眾。可到了歐美那邊,畫風就變得奇怪了起來。

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歐美遊戲市場對於女性容貌有著近乎變態的苛刻要求。一切必須按照「真實」的來,而這個所謂的真實卻又完完全全與醜陋畫上了等號。甚至還有讓丑徹底取代美,重新定義什麼是美的趨勢。

這種強勁的風潮和趨勢下,雖然「里世界」目前還是「歌照唱,舞照跳」我們仍然能在各種xp排行榜中,看到歐美老哥們用腳投票後的結果。可身處歐美表界的各大遊戲廠商們,胳膊卻是擰不過大腿,3A大作的女角色們,越發以挑戰玩家想像力的方式變得越來越丑。玩家那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這個時候,金亨泰帶著他的單機遊戲《劍星》出現了。
客觀評價劍星小姐姐人設的話,我們可以說,這是一個充滿著金亨泰個人風格的人物設計,性感吸睛、很多特點設計偏誇張,但對於目標受眾而言,有那麼點簡單粗暴但行之有效的味道。這種風格的遊戲此刻進入歐美市場,後果可想而知。

可當我們以為,本作會在頂著各方壓力的情況下磕磕絆絆的發售,並最終坎坷的走完自己的發售期時,事情的狀況卻發生了些變化。
有很多歐美老哥,竟然把劍星視為一個反抗的號角,他們要奪回自己的「審美權」!
首先,玩家通過各種P圖,以通過展現假如劍星被ZZZQ荼毒後的樣子。來諷刺現在的審美風潮。各種傻大粗黑的形象被P上了劍星遊戲原版封面的元素,並配上臭名昭著的「正確組織」——「Sweet Baby」logo來拉滿嘲諷,宣洩著這些年被迫忍受各種大作的醜陋所產生的不滿。

我們常說,只要有人出招,自然就會有覺得被石頭砸到頭的人跳出來。
果然,隨著遊戲試玩版放出後,法國IGN率先下場。在一期預覽評測文章中,儘管大段的文字內容都是稱讚本作的優秀表現的,甚至標題看起來都毫無問題。可到了女主部分,法國IGN的編輯卻畫風一轉,圖窮匕現,直指製作人是因為根本沒見過女人,才會設計出劍星女主夏娃這種人物形象。一下就從對於遊戲的品鑑和批判轉到人身攻擊的方向。

既然無腦到了這種地步,那積怨已久的玩家們也終於忍無可忍了。
玩家們群起而攻之,憤怒問候IGN法國編輯,並放出製作人金亨泰妻子的美照,以此反駁:真正沒見過女人的其實是你吧?

緊接著就是知名博主和推主下場,抨擊IGN法國編輯沒見過漂亮女人,IGN無權定義女性。
也有知名女主播表示,自己就喜歡這種漂亮小姐姐。

眼看事態難以控制,IGN本部只得光速下場滑軌道歉,並趕緊與此事件切割,甩鍋IGN法國並解釋其是一個獨立的機構。

但玩家們嘲諷點已經來到「如果IGN設計了劍星」這一主題。相關P圖也開始湧現,算是幫過去索尼微軟這些ZZZQ的擁躉分散了點火力。

就這樣,在你方唱罷我登場的魔法對轟中,劍星成功登頂了美國、日本的亞馬遜預售榜。而德國市場反響也不錯。金亨泰和其開發團隊還有背後的索尼,大概是可以先開半瓶香檳了。

當然,我們得承認,劍星的人設有直白、刻意突出某些方面的特點,但這種光明正大搞顏色從來都是金亨泰自劍靈開始就為人熟知的個人風格。既然你ZZZQ可以把矮粗黑丑作為特點,把惡意醜化包裝成真實四處散播。那在玩家眼中,劍星這種可以被看做為「反其道行之」的作品自然也沒什麼問題。甚至即能表達了他們心中的不滿,還能滿足他們此刻內心中強烈的遊戲需求。再加上遊戲本身的品質也還不錯,Demo版相關的新聞中已經有玩家請願,希望能夠把PC版趕緊端上來。此刻的劍星早已經不再僅僅是一款福利香艷的動作遊戲,而是真正化作了歐美玩家的利刃,砍向那些強行逼迫人們接受醜陋,又只會睜著眼睛說瞎話的妖魔鬼怪們。

按理說,事情走到這步田地也該結束了。可這位名叫Erwan Lafleuriel的法國編輯仍然不肯低頭。他竟然在社區中表示:劍星的人設正在殺害女性。
「是的,沒問題,去告訴那些被打擊、被殺害、被貶低,或者因為無法達到男性期望的虛構標準而自殺的女性吧。問題不在於性感設計本身(儘管與其他設計相比可能很糟糕,但這並不重要),而在於只有一部分男性會在現實中只追求這種虛構的身材比例。」
顯然,這種極端激進離譜的觀點,無論對方是真這麼想,還是單純的愚蠢,其實都是不值一駁的。與之理論,也只會收穫一堆更離譜的強盜邏輯,和一頂頂更大的帽子向你扣來。但這番發言已經充分證實,失去各種方面支持的這位名叫Erwan Lafleuriel的編輯,徹底進入到了無能狂怒的階段。如此二極體的對立發言,也讓部分先前仍抱有這位編輯是一名理中客幻想的玩家,看清了他的嘴臉。

這下不怎麼感興趣劍星的玩家,看到此番發言,都可能對遊戲動心了。甚至已經有老哥懷疑法國IGN的種種迷幻行為是不是在給劍星做廣告。可這謎之操作看下來,怎麼看都不像是假的。畢竟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這種事,西方媒體從來都不是在做,就是在做的路上。
緊接著,韓國時尚媒體雜誌MAXIM KOREA也發聲,表示劍星的體模申在恩就是其雜誌的平面模特,因此決定再次發布申在恩的封面影片,來向這群魔怔人證明世界上確實存在這種身體的。此舉動也獲得了廣大玩家的讚美和認同。

而在那之前,劍星的製作人,處於本次事件風暴中心的金亨泰,也針對整個事件的輿情做出了回應。回應中,他並沒有對法國IGN刻意針對他的問題發言做出表態。而是僅聊了下遊戲本身。
「我理解,在西方,遊戲角色的方方面面都必須是符合現實的,其中涉及到很多問題,比如性別和種族多樣性。但《劍星》只是一個娛樂文化產品,我希望人們將其視為一款有趣的動作遊戲。」

事後想來,如果不是法國編輯過於逆天,發起人身攻擊,假如他們還在日漸穩固全面的舒適圈中,打它們那套熟練的拳法,可能對劍星還真會構成些影響。而一款遊戲裡虛擬的主角,需要靠真人模特本人才能證明自己的存在是合理的,這本身就是當前西方世界的魔幻之處。你必須得拿出絕對無可指摘,不可篡改的證據,才能躲過一劫。

可對方仍然會想盡辦法,用各種角度對你按上欲加之罪。甚至可以瘋狂的對你發起人身攻擊。用強盜邏輯綁架你。而事實上,劍星在法國的預售成績聽說也不錯。Emmmm,這白旗舉的還真是夠快的,不過也再次說明,zzzq從來都不能當飯吃。我只想說像劍星這樣養眼的3A單機大作可以多來點,也希望歐美遊戲圈的瘋魔之旅能夠早日結束,不要再來噁心玩家們了。畢竟誰不希望昔日的「金髮女郎」強勢回歸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