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一款由南非團隊Free Lives開發的鬥技場式VR動作遊戲《GORN》在Steam推出搶先體驗,截至2018年初,半年的累計銷量約為5萬套。隨著製作組不斷豐富遊戲內容,該作呈現出長賣趨勢、登陸更多平台,並越來越廣為人知,不僅成功躋身2018年Steam暢銷VR遊戲榜,還榮獲2019年Steam「年度最佳VR遊戲」提名。截至2023年4月,《GORN》的全平台銷量已突破150萬套,可謂十分成功。
不過Free Lives並非專攻VR的工作室,在《GORN》之後他們又回歸傳統遊戲領域。直到2025年,《GORN 2》才千呼萬喚始出來,由瑞典工作室Cortopia Studios與原製作團隊合作開發。2代的官方中文譯名為「血腥角斗2」,與首作相隔近8年,在此期間V戲領域都已經發生了堪稱翻天覆地的變化。2代是否很好地繼承了系列的精髓?8年前的玩法放到今天又是否過時?本文就來詳細品評。
經典VR動作系統設計升維
《GORN》以古代角斗場為主要舞台,玩家扮演角鬥士在場地中不斷上演生死搏殺,直到戰至最後一人。2代延續了這個核心玩法,並在其基礎上將樂趣進一步放大,由於舞台設定為角鬥士們死後抵達「冥界」,因此場景和敵人設計得以更加天馬行空。
五大關卡的場景風格有著鮮明的差異,鬥技場更加宏偉,同時場景和人物模型也做得更為細緻。前作中為了能清晰呈現觀眾的表情,鬥技場上層的NPC只有頭部,這次觀眾終於都是全身建模了,並且人數成倍增加。敵人在受到攻擊時的斷肢、流血等效果也越發豐富,這些都得益於VR硬體機能的升級。
《GORN》默認採用「抓住地面&拉動」的方式進行移動,能有效降低VR新手在遊戲時的眩暈感,但行動速度也會受到限制。而當玩家操作熟練後改為搖杆移動時,敵人就會顯得頗為笨拙。《GORN 2》的戰鬥節奏相比1代明顯加快,身材健碩的角鬥士們在移動和進攻時也不再像前作那樣「歪歪扭扭」,而是流暢了不少,因此「抓取&拉動」的移動方式在2代會顯得有些捉襟見肘,更推薦搖杆式「平滑移動」。
遊戲的玩法簡單易懂,每輪戰鬥都會通過新的武器類型和配備不同裝備的敵人,不斷帶來新的刺激與挑戰。關卡內還設有一些支線目標,如「60秒內全清敵人」「用機關消滅指定數量敵人」等,引導玩家逐漸熟悉各種武器和機關的特性,掌握特殊敵人的應對方式等。
前作中就已少量存在尖刺等場景效果在2代被進一步發揚光大,鬥技場中存在著各種機關,如熔岩、絞肉機、來回擺盪的尖刺鐵棒、從天而降的石雕等,合理利用這些裝置能實現「場景殺」,提高殺敵效率的同時也提升趣味性。
1代只有螃蟹兵、巨人等少數有別於普通角鬥士的敵人,2代為各關關底都追加了BOSS——即冥界之神的5位兒子。BOSS戰更加強調方法而非蠻幹,往往需要先在敵方的猛烈攻勢下找到弱點,再挑選合適的武器才能克敵制勝,很好地改善了遊戲的節奏。
出色的物理引擎是《GORN》當年能脫穎而出的一大關鍵,它並不完全還原現實,而是帶有許多誇張的效果。2代延續了這一優良傳統,武器總數達到35種,雙手持的重武器、流星錘等軟武器均做出明顯的手感差異,還有弓箭等遠程武器。而且玩家還能直接與敵人的身體互動,如抓住對方一頓暴揍,以其屍體為肉盾,甚至直接把處在眩暈狀態的敵人的頭拽下來。
本作還新增了回復和強化類道具,前者大多是補血的食物,後者能帶來不同的增益效果,諸如雙手變大、抓住敵人將其扔出去,戰鬥的花樣越發豐富。
爽感易做,長線留存何解?
Free Lives的遊戲一直充斥著黑色幽默和暴力美學,比如他們賴以成名的《Broforce》以及2024年新發售的《Anger Foot》,《GORN》系列也同樣如此,甚至還刻意保留了「伸中指」的動作。
2代中造型詭異的敵人更多,擁有健碩雙臂的雞、從地底伸出的觸手、長著翅膀的大腦等。在VR中將敵人打得只剩斷臂殘肢、將頭顱打飛出去確實極具爽感,但如果玩家對滿屏的血漿感到不適,或是覺得其不適合小朋友遊玩,製作組也準備了和諧的「糖果模式」——該模式下敵人不再飆血、斷肢,取而代之的是噴出彩帶和糖果。
《GORN 2》里的武器刻意做出了一種「橡膠質感」,即使是斧頭、長劍等堅硬的鐵器在揮舞時也會有彎折的效果,揮舞起來頗為滑稽,命中敵人時卻也能體現足夠的打擊感。還有一種黃色的黏球道具,能黏住敵人或是將兩把武器粘在一起,實現意想不到的組合效果。2代添加了「吸附拾取」功能,遠距離撿武器更加方便,不再需要頻繁低頭。
2代故事模式的流程長度約為3-4小時,過程中解鎖的所有武器、敵人都能在定製模式(Custom Mode)中供玩家使用。遊戲的耐玩度高低完全取決於玩家是否能沉浸在無盡模式以及沙盒玩法的定製模式中。無盡模式是生存模式,供玩家迎戰源源不斷的敵人;定製模式則能自由設定敵人數量、重力強度、慢動作等細節,給玩家反覆嘗試不同的武器和打法。
簡單爽快、即拿即玩是《GORN 2》的優點,遊戲的畫質和流暢度在VR一體機上也表現穩定,由於對遊玩空間有一定需求,故很適合線下體驗店。遺憾的是敵人AI並沒能提供太高的挑戰性,硬核模式是以提升敵人速度、降低玩家血量的方式來增加難度,本質上沒有太大區別,玩家在用過各種武器並通關後,就缺乏更多的新鮮元素和目標吸引他們反覆遊戲。
結語
《GORN 2》19.99美元的定價在當前的VR遊戲市場算得上平價,2代的整體品質也在1代的優秀基礎上穩步提升,可惜沒有嘗試諸如裸手交互、混合現實等新元素,創新點有限。發售當天,本作便登頂Steam VR遊戲銷量榜,根據Meta統計的成就獲得數量,截至完稿前已有超過3.4萬Quest玩家解鎖遊戲內的首個成就。故首周雙版本推定銷量突破5萬套,已與前作半年的銷量持平。
《GORN》初代爆火之際,曾有不少玩家在社交媒體發布損壞報告——因為戴著VR戰鬥過於投入,不慎打壞身邊的電視、家居擺設的情況屢見不鮮。可見雖然遊戲的機制簡單,但只要足夠好玩就依舊能讓人沉浸其中,並不會被時光所埋沒。至於突破前作的150萬套銷量成績,還得看Cortopia Studios後續是否會持續更新更多的武器或玩法模式了。